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二)(第2/2页)

既不是士族出身,也不姓赵,当然得不到议亲议贵的资格,同时也不可能只被流放,或是得到一个不流血的死刑判决。

一个正剧的开头,一个喜剧的过程,然后一个悲剧的结尾。

但韩冈可不敢确定这一回所有的谋反案,都会是这般流程。世界上并不是都是蠢人,想要造反的很多,能够造反的却很少,可能性最大的,正是当今皇帝的族人。

幸而在宗室之中,韩冈同样有着足够多的眼线。

“劳烦郯国公了。”

韩冈起身向对面的老者行了一礼。

那位老者大受惊吓,忙不迭侧身一旁,不敢受宰相全礼,又忙不迭地郑重回了一礼。

“郯国公不必如此。”

从蹴鞠和赛马两大联赛开办时起,郯国公赵世将作为宗室中的领军人物,一直都是韩冈政策的支持者。

对韩冈坚定地支持,让他在这些年中获利巨大。

赵世将现在的身份已经不一样了,尤其是封爵,自县侯升郡公,又自郡公升国公,进速之快,在过去,只有濮王府中人,才有这个资格。

这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一心投靠政事堂的投机者,不能得到最丰厚的回报,那么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将自己的未来,挂靠在政事堂的身上?

而且这还不是对他最大的奖赏,在天子即将成婚的现在,这一奖赏,已经就要浮出台面了。

“多谢郯国公的通报。”在皇帝成婚前,韩冈不去考虑那个奖赏,“否则真的会给他们掀起些乱子。我等大臣倒是不在意,就是太后面前无法交代了。”

赵世将道:“那几个丧心病狂之辈,实乃宗室之耻,竟想着去烧东京城。百万军民性命攸关,赵世将如何敢不立刻奏报朝廷?”

“还是要多谢郯国公的奏报。”韩冈点点头,又摇摇头,“一回破获了这么多家串联起来的谋反,皇帝那边也能安心了。”

赵世将配合地点头,“肯定能安心了。”

两人却没提,所谓安心,究竟是哪一层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