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第2/2页)

这是第一次,戾王宫变之后的第一次,有人在朝堂上公然说出废掉皇帝的话语。

蒲宗孟确信,只凭今天的首倡之功,他肯定能够晋身宰执之列。至于日后所立新君,会不会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把定策勋臣打入另册,他则没有多考虑。

所谓倒行逆施缘日晚,都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好怕的?本就离致仕不远,好好享受几年两府的权柄,等到新君亲政,自家不是业已入土,就是已经致仕归乡,逍遥度日。根本就不必担心新君过河拆桥的问题。

蒲宗孟能想得到的,其他人也能想得明白。蒲宗孟虽抢下了头功,但定策之功,还是足够很多人去瓜分的。

出班建言废立的朝臣一个个迫不及待,要不是有朝规约束,早就蜂拥而上。

也有些人没有头脑发热,而是望向了有着最充分的理由反对此议的王安石。

要知道,王安石若是让人把皇帝废了,他把孙女捧成皇后的举动可就成了今年最大的笑话了。

但再度令人惊讶的,是王安石对此没有任何动作。

王安石的脸上不见喜愠。原本就黑如锅底的一张脸,也让人分辨不出他的心情究竟如何。

只有熟悉他的人处在近处,才能发现他眼下的坏心情。

可心情再坏,王安石也没有出面的打算。

王安石很清楚,如果他出来说一句“蒲宗孟丧心病狂。妄言废立,岂是臣子可为。”韩冈肯定会出班回上好一通“蒲宗孟是议政之一,只要有关军国重事,他都有资格与闻。即使是废立天子,他也有一份说话的权力,不论这番话对错如何,在这个朝堂之上,议政任何时候都有资格表达自己的意见”。

不过,王安石不打算出班为赵煦辩护,更因为他相信韩冈会遵守承诺——不是说他相信女婿的人品,而是王安石明白韩冈的真实用心,在历年的信函中,在前日夜中的一番深谈中,王安石已经十分深刻地了解到了韩冈他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一个计划。

眼下王安石的选择有很多,但每一个选择都带不来他所希望的结果,现在的选择已经是最好的——或者说最不坏的。

王安石不想向女婿低头,也还记着先帝托孤之念,但彻底站在皇帝一边,先不说能不能赢得了太后与宰辅重臣们的同盟,即使侥幸获胜,也要把女儿、外孙的性命给赔进去,而且还要冒着一个昏君上台的风险。

选择中立,至少韩冈可以承诺,保证孙女婿的性命和地位。只要自己站在这个朝堂上,就能保证韩冈践行他的承诺。

他把孙女嫁给皇帝,眼下又提前上京,就是为了保护熙宗皇帝唯一的血脉,眼下就能达到目的,王安石也不打算、同时也无法奢求更多。

而作为一名士大夫,韩冈所描述的未来,对王安石来说,多多少少也有那么一点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