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七)(第2/2页)

棉布的利益,被西北吞占,尽管很多人看着眼热,也忍不住想要分一杯羹,但如果将棉布和丝绸放在一起让人做对比,至少有九成九的人会选择丝绸。

当水力缫丝机和丝绸织机——这种如棉纺织机的一般——能将丝绸织造的效率提高十倍的机器,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大宋朝野如同炉子上的一壶水,从平静渐渐转向沸腾。

只要有些身份地位,都对此抱着极大的兴趣。技术进步的意义,这些年来,逐渐深入人心。从板甲的制造开始,人人皆知,上好的机器,能够省下数倍的人工,带来难以计数的好处。

现在站出来的,都是那些在京师排得上号的豪商的势力,但私下里,冯从义收到的帖子,甚至比韩冈还多。主动登门求见的,并不比他收到的名帖稍少。

看着情况不妙,冯从义早早地就收拾行装,上路回家,也不等到秋凉。

冯从义一走,他背后的韩冈便曝露在人前。

人们不敢直接向一国宰相诘问,但人人明白一切都是在韩冈的计划中,现在要考虑的,是韩冈会提出什么样的交换要求。

韩冈对人们的等待视若无睹,而是在经筵上,向太后与小皇帝讲授着气学的奥义:“文诚先生所传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四句,乃真儒之行,也是四条习学的方向。所谓为天地立心,研究天地至理;为生民立命,研习经世济民之法;为往圣继绝学,那是经史;至于……为万世开太平。”

向太后明了:“就是用兵之法了。”

“陛下圣明。”韩冈点头,“等闲士大夫,能得其一,便可谓之人才。但寻常士人所学难得正法,故而世间乏人。陛下治国,当思如何得人。”

向太后道:“当广开进用之途,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陛下。”韩冈摇头道,“南方有蛮部,不识耕作,唯以采集狩猎为生。但这样得到的食物,少之又少,难得一饱。”

韩冈的比喻,向皇后还在考虑中,而小皇帝反应很快:“可是兴学?”

韩冈点头微笑,“陛下圣明,材士如粮,多种方能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