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二)(第2/2页)

“《九域游记》的作者不知其名,与韩冈何干?”韩冈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又道,“屁股后面有条狗追着,总能跑快一点。更何况,小说家言的东西,本就不是那么可靠的。”

章惇哈哈一笑:“要是辽人当真将《九域》中的一干文字都当了真,那可有的好看了。”

《九域游记》中有关火器的内容,与韩冈给火器局列下的发展纲要,有着不小的区别。同样的火枪、火炮,都尽量强调了威力,而且有许多错处。这就跟世间学人独门秘术一般,不得真传,自是不能得其中三昧。

韩冈道:“耶律乙辛也不至于那么蠢,以辽人的国力,总能找对路的。”

曾孝宽道:“但辽人以己之短却妄图攻我之长,这是自寻死路。”

“北虏胜中国者,惟在兵强马壮。”章惇说道:“可拿起火枪,小儿也能杀壮士。”

土里刨食的农民,在没有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当然不会是常年骑马游猎的蛮族的对手。同样是弓马,一个隔三岔五练一练,到了冬天再集训一回的汉家农夫,这样的训练,怎么可能赢得了每天都要张弓搭箭的契丹骑手?可是用上火器就不一样,火枪的优势,在座的无人不知,比起弓弩还需要气力上弦,火枪就是子弹上膛的手续麻烦一点,力气却节省太多,训练更是简单了许多。

“所以神机营现在就只练队列了。”王居卿说道。

如果使用的是冷兵器,练兵就要练队列,要练刀枪,要练弓弩,即使有着军中仅次于班直禁卫的最高待遇,神机营中的士兵也不能承受得了一日两操的辛苦。但装备了热兵器的神机营就不一样了。每日重复的不过是射击和队列,可以将训练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少数几个科目之中,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不过耶律乙辛亦非蠢材,其看重的火炮、火药,弥补了辽人不擅攻城的缺点。”章惇又道:“在火炮、火枪推广全军之前,也有可能就是河北各州县,城池一个个被辽军炸开的局面。”

“总而言之,就是不要耽搁时间,尽全力去把事情做好。宋辽之间必有一战,我等现在准备得越完善,日后就赢得越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