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中)(第2/2页)

“怎么可能听不到。”韩冈叹着,“范纯仁前回为《资治通鉴》上书,几乎就是指着鼻子骂了。”

“这事可不怪老夫。谁让玉昆你的心思都放在《幼学琼林》上?”

“《本草纲目》为先帝所托,不可不慎。《幼学琼林》就简单多了,都不用动脑,每天修改几笔,只当休息了。”

“哪里简单了?”苏颂笑着摇头。

《幼学琼林》属于蒙书一类,提供给小学生阅读。但作为实质上的科普读物,韩冈更希望天下士人都能来读一读。除了解试,日后的铨试,他也不会放过。

考中进士与诸科后,释褐注官,还要过身言书判一关,正是授职,也还有铨试。这些考试,都可以是逼迫士人去学习自然常识的大好良机。

韩冈苦心积虑要推重气学,怎么可能有太多的精力放在《本草纲目》上。

“相公。”一名吏员匆匆奔进厅中,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什么事?”苏颂问道。

“司马光的儿子因为在站内闹事,给铁路警察收押了!”

“司马光的儿子?”

韩冈想了一下,他对此人有些印象,好像是叫做司马康的。但又不是司马光闹事,司马康闹事至于要惊动两位宰相?

“司马光病重,他是赶来京城求医的,但在出站时被小吏给耽搁了。”

韩冈和苏颂脸色同时变了,对视了一眼,苏颂问道,“为何不报请河南府发急报?司马君实就这么一个儿子吧?”

“大概是来不及。”韩冈道:“过去有马递,自己上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如今可是有铁路了。”

两天之内抵达京城,顺利的话,再有两天便能回去。而通过官府转呈,则时日久长,说不定消息还没送到,人就已经不在了。

“洛阳的医院,也有御医主持。”苏颂皱着眉,难道司马光已经快要不行了吗?

“想来,总是觉得他们比不上京师太医局里的医官。”

韩冈冷声道,在后世,病人和家属肯定也是更相信大医院而不是社区里的小医院。但管理西京医学院的医官,也都是太医局中顶尖的名医。他们治不了,京里的医生也同样治不了。

“这也没办法。”苏颂叹着,“人之常情。”

“去放他出来吧。子容兄,你……”

韩冈回头去跟苏颂说话,苏颂已经站起身来,“我这就去见太后。玉昆,你去安排御医去洛阳。”

苏颂随即起身远去,只留下了几声叹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