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一)(第2/2页)

韩维微微摇头:“吕惠卿可不是任人摆布的傀儡。”

“他能使得动河北的禁军?!”韩绛冷笑着。

作为首相,可不会干看着边臣逾越朝廷给予的权力。

“若是边境上辽军挑衅,难道官军能含辱忍垢不成?要是官军进行反击,朝廷能说什么?韩冈当年可这么做过!”

韩冈当年在河东做过的事,吕惠卿当然也能做。

边境上一来二去,冲突也会变成战争了。一旦引动了朝廷清议,当士林议论皆以雪耻为上,朝廷怎么去责难一名一心恢复故土的重臣。

“韩冈既然这么做过,他就知道该怎么应付。吕惠卿也没韩冈在河东的威望。”

又不是药王弟子,没有朝廷诏令,吕惠卿能使动几个边州的将校?韩绛可不信吕惠卿有这能耐。

“韩冈要能应付早就动手了。他太顾惜名声。”韩维说着,摇了摇头。

若是吕夷简这种心灵强大到对士林言论嗤之以鼻的宰相,还可以不顾士林言论。可韩冈自成为宰辅之后,做事便畏首畏尾,既想做一个控制朝政的权臣,又想做一个教化众生的圣人,这样下去,两边都不可能成功。

“逐二兔者不得食。韩冈最不该的就是太贪心!”

韩维自问换做他在韩冈的位置上,又有太后全心全意的信任,早就寻事针对新党了,当年王安石怎么做的,照着学就是了。以新党在朝堂中的人数,破绽满身都是。可惜韩冈不愿弄脏手,将早该解决的事情拖到了现在。

韩绛嘴皮子动了动,可他什么话都没说。

他与韩维并非同母兄弟,虽是血脉至亲,却也有必须小心翼翼的时候。

而且他的看法也有几分与韩维相同,原本韩绛以为韩冈是个有决断的人,做事十分明智,绝不会婆婆妈妈,没想到在政争上,总是手软。而在这一次的事上,他表现得更为首鼠两端。

太过注重名声,就是诸事不顺。否则以韩冈当年在横山的表现,何至于跟新党纠缠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