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四)(第2/2页)

“张守约一定要救回来!”

“已有御医在为他诊治。”

向太后点了点头,望着面前一众宰辅:“多亏了诸卿。”

王安石率众人谢过。

向太后又道:“事急从权。既然相公们都说了要赦从犯之罪,那就这么办吧。”

她回头向后,“官家,非诸位卿家之力,你我母子几不能保。日后当时时念着今日。”

“儿臣知道了。”一直静静地站在后面的赵煦低声回答着。

“陛下可安好?”

赵煦与向太后被囚禁在一处。但群臣进来后,有意无意间把小皇帝给忽视掉了。但诸事已了,赵煦就在眼前,已经不能当做没有看到这位大宋的皇帝。

赵煦只披着一件小袄,不是出外视朝时的装扮,但神情态度却还是一如往日。

听到群臣的问候,他也只是简单地说了三个字:“朕无事。”

赵煦冷静得莫说不像一个六七岁的孩童,就是成年人处在他的情况下,也不至于如此平静。

是天生的心性,还是没有意识到最后的结果有多严重?

赞叹赵煦早熟老成的话,世间已不知说了多少。如果没有炭毒一案,看到赵煦现在的表现,群臣必然要赞叹皇宋又出一英主。

可现在赵煦表现得越好,朝臣们心中的戒惧就又深上一层。

一想到十年之后,一名冷静早慧、却又弑父之罪的君主将要掌控朝政,在列的朝臣们,有几个不是暗自心惊?

赵煦在刑律上当然无罪,六七岁的小儿做下什么错事,都不会有人认为他是故犯,也不可能论于刑律。有董仲舒春秋决狱的例证在前,就是成年人误杀父母,也不会论死。但从纲常上,赵煦却绝逃不脱一个弑父的罪名,谁让孔夫子在春秋上写明了是“弑”。

韩冈从赵煦脸上收回视线,落到王安石的身上。

众人之中,当只有一个王安石跟他是一般心思。

王安石之所以还要保赵煦,也仅仅是看在刚刚驾崩的赵顼分上,心中顾念着旧情,否则也会成为劝说向太后另立新君的一员。

恐怕有不少人在想怎么不给惊吓到。要是当真惊悸发病,也就能顺水推舟地换一个新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