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四)(第2/2页)

礼家如聚讼,就是亲兄弟议论起礼法来,都要为礼仪制度孰是孰非争吵起来。程颢程颐就争论过,张载和张戬也同样有过争论。吕大防、吕大临那家兄弟,当年撰写乡约时,同样争执不已。永远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既然争也争不出个眉目,在宰辅们看来,还是按照太上皇后的喜好来做就了事了。可是礼官揪着不放,争论起来,闹得朝堂不得安宁。

这场无谓的争吵,韩冈早早的就躲到了一边去,全都推给了两府,他是绝对不想掺和进去——尽管在他看来那群礼官只是想表现自己的存在感。

说礼炮是不合古礼。但大朝会时,一套舞蹈于庭的节目,又是哪门子的规矩。当韩冈不得不穿着沉重的朝服,随班手舞足蹈的时候,总是觉得这至少有大半蛮夷血统的习俗实在是蠢透了。

王旖知道韩冈的脾气,对礼节并不是很看重。完全跟他当世大儒的头衔不相称。

不过韩冈阐发气学理论中,所谓的礼,并不局限在礼仪制度上,而是文法,是国家制度,是上下之序,远比单纯的礼仪要宽广得多。大部分儒者,如果所学不在《三礼》上,他们所持有的观点,多半就跟韩冈类似——谁都怕繁文缛节的麻烦。

“对了。”韩冈突然睁开眼,“过节的钱都发下去了吧?”

“都发下去了。全是官人监制的新钱,昨日才去金银务兑换的。”

韩冈点头,新钱前一日就开始放开兑换,就是为了让东京军民从今天开始,就能用上新钱。

“家里面都说了什么?”他问道。

“都说这一回钱铸得好,精工细作,看着就值钱。不仅是家里面说,外面也都在这么说。”

“那就好。”韩冈放心下来。

准备了那么久,他不希望有什么波折,只盼着能够平平顺顺地取得成功。

铸币局顺利的发行新钱,接下来,年前也没什么事情需要担心了。

王舜臣的那边只能等消息,说不定要开春之后,他才能收到枢密院的命令。日本那边也同样得等着杨从先的消息。但就算有什么事,也得等明年再做计较。

当能平平安安过个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