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八)(第2/2页)

宗泽默不作声。李常甯的话有些刺人,但能听出来不是故意讽刺,他当真是运气不好。能在国子监中作学录,辅佐管理为数两千多的国子监生,没有点才学压不住那么多人。

李常甯没有在自叹自伤的情绪中沉湎太久,很快就抽出神来,不好意思地冲宗泽笑了笑,“愚兄一时感慨,失言了,汝霖切勿见怪。”

宗泽诚恳地道,“运气不济,仍有才学可补。下一科,安邦兄定能一飞冲天。”

“那就谢汝霖吉言了。”

又说了几句,议论了一下经书上的几个问题,看看到了饭点,宗泽便邀请李常甯去外面的小酒店吃了一顿饭。

目送李常甯离开,宗泽站在街口向西张望了一下。想了一下,还是没往那里边去。

新开的图书馆就在三条街外的武成王庙。旧年贡院还没有修起来的时候,就是进士科考试,都在那里举行过。如今贡院修成多年,不必再借用别人家的地盘。闲置下来的殿宇中,朝廷开办了武学。不过空置的楼阁还有不少,这一回就给图书馆占了。

东京城中,无人不知这是宣徽北院使韩冈的提议。也无人不知韩冈这是为了气学,连脸面都不要了。硬是将图书馆的位置,从原定的国子监移到了武成王庙,就怕有人捣乱。甚至不嫌麻烦,亲自参与管理,连馆中的一应制度都是他定的。

宗泽听说,图书馆中给塞了一堆有关气学的专著,《自然》的期刊,每一期都放了几十本在图书馆中。不过除了气学的期刊和专著外,正常的经史子集都不缺。

馆中藏书数万,只是与民间私人的藏书楼不同,没有珍本、孤本,仅有印刷的书籍,而且全都是市面上能见到的。国子监、京城和杭州版都有,也有新近几年声名鹊起的郿县版——那是横渠书院的位置。

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丢了也不心疼。官办图书馆与私家藏书楼不同,人来人往,书籍再怎么保护,也免不了会丢失,珍本孤本谁舍得放里面?而士人若是正经读书求学,也不需要什么海内孤本,只求经史传注。

韩冈此举,甚至有收买士人之讥。但在他声明放弃了宰相之位后,谁还能治他的罪?韩冈要推崇气学也不是一日两日,朝廷上下早已是见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