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六)(第2/2页)

当年宣德门上,她就坐在皇帝的身边。亲耳听见韩冈说铁船需要几十年的工夫,不过日有所得,在研究铁船的过程中有了点进步——从此便有了板甲。之后数日,又有了飞船。

“陛下、殿下容禀。军器监归于中书门下,当问相公、大参才是。”韩冈一推了之。

韩冈当年不过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并不是当真要修铁船,但因为有了飞船和板甲,朝廷一直没有停过研究铁船的拨款。说到成果,的确有了一点。

向皇后顺着韩冈的话,向东首望去,韩绛纹丝不动,蔡确则出班转身。

曾布都能得到消息,蔡确只会更早。军器监于在京百司之中,地位能排进前五。自吕惠卿和韩冈之后,被历任宰相都视为禁脔,现在就被蔡确管着,不过他们也不敢去动里面各作坊和分局的人事安排,生怕出了事情难以担待。

“殿下。”蔡确说道,“过去造船,都要巨木为龙骨、桅杆。多不过两截三截。但从这两年开始,就有了用杂木做龙骨、桅杆,只要用铁箍箍起,就能与巨木一样使用。”

向皇后有听没有懂,她也不可能了解船只结构,只是从蔡确的答话中模模糊糊有了点感觉,“是不是比以前容易造了。”

“正是。”蔡确点头,其实这仅是小小的进步,而且过去也有,不过不如现在更能凑合。

但下一个就不是凑合了。

“此外,军器监正在试验铁龙骨和铁船肋,如今已有小成,造出了两艘来。若是日后铁骨船能通行海上,现有的海船,在铁骨船前,就如同蛋壳一般。”

“铁船!?”皇后惊喜道。

“是铁骨船……铁骨木壳船。”蔡确冷静地说道,“现在的水力锻机力道太过轻巧,只能打造板甲,打造不了幅面更大的船壳。只能用木板搭接为船壳。”

“已经是很好了。”向皇后兴致高昂,虽然龙骨、肋骨什么还不懂,但现有的船只在铁骨船前如同鸡蛋壳一般,只要想想就知道有什么样的价值,“军器监上下具当有赏!”

她看看韩冈,又看看蔡确,“宣徽首倡,蔡相公运筹,同有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