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四)(第2/2页)

“编修还没有回来。”回话的管家偷眼观察着蔡京的神色,见脸色不善,就更提了一分小心,“等编修回来的,小的就来禀报。”

“嗯。”蔡京点头,不耐烦地让人退下去。

换下了厚重的公服,喝了一碗凉汤,都压不下心中的烦躁。

今天的变化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本以为韩冈已经退让了,没想到反击竟然如此犀利。

本来王安石和韩冈同时递辞表,就是在对着干。经筵之前如此,经筵之后同样如此。哪边都不想低头。甚至为了三司使的位置,都翻了脸。

前脚,吕嘉问以一换一,一切都按照韩冈的提议来,只是绝对不会让沈括抢他的三司使的位置。王安石都帮了吕嘉问一把,将韩冈硬是压得点了头。可后脚呢,韩冈直接就把三司手中最重要的财权,给狠咬了一块下去,送给了政事堂。

韩冈的辞官如同未辞,到了这时候,还有谁想不明白接下来会变成什么样的局面?

蔡京摇摇头,还有那国债。

说起来只是给内藏库的借据。因为是朝廷借天子私房钱,所以名为国债。

但实际上什么情况,也是不难推测。照理,御史台不应该保持沉默。不过今天的事一出,谁还敢去自寻烦恼?

手中又多了一块肥肉,政事堂高兴得很,根本就不会支持想要跟韩冈过不去的御史。

而太上皇后更是只会偏帮韩冈。谁让韩冈的提议,看起来就是在帮她张目?

不管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之前三司的请求都等于是强抢,现在好歹有个借据了。同样是给钱,一个是恶讨,一个是善借,感觉不一样,而且还有一个盼头。

谁在这时候触太上皇后的逆鳞,下场绝不会好。

蔡京叹了一口气,本来朝堂的动荡,就是御史们的机会。新天子即位,多多少少也能干掉几名宰辅的一位两位。

可是这一回内禅,稳定得太快,两府实权大增,一个比一个立脚更稳固。

言官们根本就没有一点机会可寻。

这样的机会,一任御史究竟能碰上几次?想想就觉得心中不痛快。

以现在的形势,御史已形同鸡肋,是不是要换个位置呢?

蔡京把玩着茶盏,一时难下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