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三)(第2/2页)

而旧有的借款,一旦改用了国债形式,而不是旧有的支借,借新账还旧账就成了。到期连本息一起还清,然后再借入。等于是将朝廷财计,逐渐正规化,向民间借贷的方式转移。

这两件事定下,国家财计就有了些更有意思的变化。

与蔡确等人分开,一直与韩冈沉默地并肩走着,快要告辞的时候,章惇最后才突然开口:“玉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事做得好啊。明内外,好得很呐。”

暗渡陈仓?韩冈微微一笑,“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非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章惇为之敛容:“乾称父,坤称母?”

“正是。”

这是天下所有人都如此。

天子只是天地嫡子,但并不是说他一人就能继承所有。

按照大宋法令,父母去世,兄弟们要均分遗产,与嫡庶无关,此外,在室女——未出嫁的女儿分得的比例是兄弟的三分之一。

所以顺理成章的,天下大家都有份。是天下人之天下,非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天子临国,那是代天行事,并非可以将天下当成自己的私产。

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喜欢将自己脖子套进绳索里,气学永远都不可能受到天子欢迎。这就是为什么王安石现在不愿与韩冈争辩的原因,气学本身的缺陷让其难以走进国子监中。

有不少人都说,气学类墨。就算亲疏之别这一最为儒家诟病的部分不一样,但约束天子的部分却并无差异,甚至远远过之。

墨家尚鬼,以鬼胁人。而气学弃鬼神,以道理压人。

章惇也明白,不论韩冈此前说得多么冠冕堂皇,本质上还是想要遏制天子。

韩冈的提议有几重用意在内,包含在最内部的一重,虽然一开始就明说了,“明内外之别”,但真正的用意,还需要结合对气学的了解才能看得清楚,但其他宰辅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感觉,不可能一无所知。越是精通财计,感觉也就越明确,见薛向今天说了话了吗?那位朝中财计第一的能臣,第一眼就看明白了。

可谁会多说什么?

只是看到小皇帝的样子,有些事,现在的确得开始未雨绸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