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八)(第2/2页)

什么叫儒臣,就是只要有一张嘴,剩下的都可以不要。可以说水利,说军事,说治政,上谏君王,下督百官,但等到要他们去做实事,那就是摇头——此非待遇儒臣之法!

比如司马光,当年因黄河决口而起开二股河之议,他说得头头是道,可一旦要他去做“都大提举修二股工役”,吕公著就说了,“朝廷遣光相视董役,非所以褒崇近职、待遇儒臣也”。

这就是旧党大佬眼中的儒臣。

王旖知道自己的丈夫一向看不起这样的人,一贯讲究事功。现在一反常态,倒是在说气话了。

对于朝廷政事,王旖不好掺和些什么。韩冈说就听着,不说也不多问。见周南带人端着凉汤进来,便让她给韩冈捶腿,自己则静静地帮忙捏着肩膀。

韩冈靠在躺椅上,眼皮半垂,半睁半阖间,周南胸前的春光倒是一览无余。

浑圆饱满的乳脂白皙如玉,小拳头一上一下,也随之摇曳着。

周南的脸渐渐烧了起来,丈夫贪婪的目光,火辣辣地定在胸口上,她如何感觉不到,可手不愿停,只是越来越没了力气。

韩冈默念着夫人真是体贴,心情倒是逐渐就好起来了。只是肩膀上的一对小手,已经从按摩揉捻,变成了用力拧着。

小院中静静的。

虽然说不论是怎么结果,都不会影响到韩冈。吕嘉问将事情办得越好,韩冈就越有功劳。他的钱源论,也会得到更多的认同。

但要往下看呢?在整套方案的实行过程中,能提拔出多少有能力的官员?

韩冈计算过,只要把持好铸币和发行的位置。每隔三五年,就能将两三名选人送进升朝官的序列中。

想想就觉得可惜。

就算是采用了韩冈的策略,但具体经办的人,还是要占去主要的功劳。除非现在韩冈站出来攻击吕嘉问,否则就只能看着他用自家的方略,去培养他的人手。

但韩冈必须要给王安石一个面子。章惇赶过来,也正是想劝说韩冈。

现在宰辅们因为拥立而站在了一起,可这样的关系,还十分脆弱,需要不断磨合和调整才能达到最稳定的结构。稳定的朝堂,对韩冈本人有着更为巨大的利益,因为吕嘉问而破坏掉,那就太亏本了,他也不可能去做。

“可惜啊。”

韩冈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