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六)(第2/2页)

从王中正开始,连同所有的班直,都是全副武装。高太后的随行人员中,已经有人开始发抖了。

高太后没有发抖,至少表面上看不出来。她也知道王中正此时出现这里,绝不会是那么的简单。

“不用行礼了。”高太后甚至还带了点笑,“官家当年就是看中王中正你能文能武,才将你派去关西。才几年,就升到观察使了。”

王中正低头道:“小人只是个阉宦,不论何时,都是天家仆奴。官家说什么,小人就勤勤谨谨地去做什么。官位高,是官家的赏赐,官位低,肯定是事情没做好。”

“你能这么想就好。”高太后强忍着,对王中正的看法,又跌倒了谷底,只是勉强道:“这么些年,你做得是不错。”

“庆历八年,从小人亲手捉住几个贼人开始,一晃三十多年过来了,小人现在都已经五十一了。远远比不上其他人。”王中正恭谨地说着。

“王中正,你到底来做什么的?!”高太后终于忍不住了。跟一个阉宦拉家常,让她感到屈辱无比。

“小人奉太上皇后谕旨,前来相送太上皇太后。”

“怎么。”高太后右手持着拐杖,重重顿了一下,廊道上木质的地板被砸得一声闷响。她尖声道:“哀家难道连看儿子都不行吗?是来阻哀家的?”

“禀太皇。”王中正不急不躁,“圣人说了,‘娘娘终于肯出来走动一下,新妇实在是为娘娘高兴。官家正病着,平日里也闷得很。娘娘想何时来探视都可以。可以多陪官家说说话,为官家解解闷。’圣人还说,‘娘娘既然大安了,明日起,新妇就带着小官家去慈寿宫晨昏定省,以全孝道’。”

高太后的动作定住了,一时也没了话可说。

随行的从人,都是大气也不敢出,只有风声清晰可闻。

笃笃的木杖落地声再次响起,高太后再也没有话,随着脚步一连串地去远了。只是节奏乱了,半途还弯着腰咳了起来。

周围的一干在福宁宫做事的内侍,原本还有些心神浮动的样子,现在则是一个个老老实实地站着。

王中正抬起头,感觉风向好像正了一点。

“也不过如此。”

王中正对自己说道,忘了背后的一身汗。

“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