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2/2页)

三人值守,只有韩绛年纪大了,又熬了一夜,安排一下直接就去睡了。

章惇哈哈一笑:“比不得玉昆你才是,我可是困得不行,只是强撑着。”

韩冈摇头:“看不出来。”

章惇看着韩冈年轻沉静的面容,心中甚至有几分嫉妒,笑道:“难得听玉昆你骗人。我已年近耳顺,发落齿摇,而玉昆还不及三旬……”

“今天。”

“啊?”

“母难日就在今天。”韩冈笑了笑,指着外面刚刚传来钟鼓声的黑暗,“刚过了三更,就是今天了。”

“啊!”章惇一声叫,“忙得天昏地暗,差点都给耽误了。玉昆,怎么不早说?”

“既然是母难日,做子女的只该感念父母之恩,没必要办得那么热闹。更何况国事为重啊。”韩冈又笑了,不是国事为重,他何必今天还守在宫中?

昨日宿直的蔡确、曾布都回去了,只有韩冈留了下来。与韩绛、章惇一起,宿卫宫禁。

这是以防万一。

宫中的人事尚未开始调整,而帝位更迭的影响才开始发轫。

这一次的内禅之所以平平静静,只是占一个“快”字。昨日天子才发病,宰辅们就共同议定内禅,宫内宫外,所有的势力都来不及反应。才半夜的工夫,就把太子扶上帝位,这是任何人在事前都没有想到的。

可现在呢?百官尚未赐封,三军尚未犒赏,人心正浮动,又有了谋划的时间,接下来,危险才要到来。

只有韩冈这样在军中声望极高的辅臣,在宫中镇着人心,才能让宵小不敢有所异动。

章惇虽有军功,在开国以来的文臣中,足可排进前五。但他两次帅师征讨,都是以西军为主。比起刚刚给了京营一个大富贵、更早有恩惠泽及三军的韩冈,在皇城内的威望,还是差之甚远。

最重要的,韩冈已经求去,人品也值得信任,无论是王安石、韩绛,还是蔡确、曾布,都觉得他可以放心。就算再有意外,遇上能立功的机会,蔡确和曾布也能相信韩冈会通知他们。

章惇摇了摇头,“还是要提醒一下太上皇后,该有的馈赏不能缺,这是规矩。”

他说着,又举起茶盏,“既然玉昆你怕热闹,又要以国事为重,那愚兄就以茶代酒,祝玉昆你功业有成了。”

韩冈亦是洒脱的人,举杯,对饮而尽。

放下茶盏,正聊着,宋用臣匆匆而来。

“章枢密,韩枢密。”宋用臣脸色有些白,“太上皇后让小人来禀报两位枢密,台上皇太后遣人去探视太上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