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第2/2页)

“三衙管军,可以调动一二。但张守约、王中正现在都不能动。”

两府需要一个老成、稳重,至少对两府有足够敬畏的将领,来主管三衙禁军,并掌宿卫事。换了种谔那样的人来做太尉,谁都不可能放心。但初禅位,就换统掌禁中宿卫的三衙管军,外界的说法不能不顾虑。

“子厚,玉昆,你们有什么想法。”

“玉昆。”章惇扭头看韩冈。

“韩冈在河东,有火器见功。这一回,韩冈打算提议在京中成立火器局,专造火器,可选调精兵强将看守。”

韩冈的话,让几位宰辅有些犹豫。事情肯定不是他说得那么简单。

“韩冈太年轻,晋升西府,力所难及。”韩冈停了一下,道,“家岳那边也有退意。”

“玉昆,不要那么急。”蔡确说道。

“国事为重。”韩冈笑道。

以天子失心为名,逼其内禅。王安石和韩冈,肯定是众矢之的。他们两人退出来,可以减轻其他宰辅身上的负担。

“新天子践位,依故事要犒赏百官、三军。”韩绛道,“但朝廷财计不宽裕,犒赏之后,就没余财可用了,只盼着能有贤才解这燃眉之急。”

韩冈点点头,这就是交换。

“持正相公,年号事,太常礼院那边怎么说?”章惇问蔡确。

“已经让太常礼院去想了。”

“左不过天佑之类的……他们能想出什么?”

“天佑,这个年号就不错啊。”薛向道。

天佑是个好词。出自尚书,里面有“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一句。而赵煦年幼,理当有个“佑”字。且天佑拆字分开来是二人佑。太上皇、太上皇后共同佑护小皇帝。

聪明人都会想办法将垂帘听政的太上皇后弄进年号里,就如章献明肃刘皇后垂帘听政时的年号——天圣,就是皇太后和皇帝二人为圣的意思。之后的明道,更是含有日月同辉的用心在。

“可惜前朝用过了。”

“哦。唐昭宗。”薛向想起来了,笑道,“幸好没提上去,脸上被画一笔不能洗脸可不好。”

他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当年太祖皇帝想改年号,最后选定的是乾德。赵普说这个年号选得好,自古至今都没人用过。旁边的卢多逊就插了一句,伪蜀国就用过,没过去多少年。气得赵匡胤拿起笔就在赵普脸上画了一道。赵普还不敢洗脸,就这么一夜过去。等到第二天上朝,赵匡胤见到赵普脸上一道墨迹,才想起来让他去洗掉。

从此之后,重复他人曾用过的年号,就成了大宋的忌讳。

“让太常礼院去想吧,到时候交给圣裁。好了,”韩绛起身,“去请介甫吧,时候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