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八)(第2/2页)

“先不管那么多了,得赶快找人取来。”蔡确有点狼狈地大声道。

章惇抬手压了压,示意少安毋躁,问向皇后,“殿下,做好的是哪一套?”

“通天冠、绛纱袍,哦,还有一套赭黄袍的常服。不过这半年,太子又长高了点,可能穿不下了。”

张璪松了口气,“那就是两套了。”

韩绛皱眉道:“至少应该做一套履袍才对。就仅仅是绛罗袍,绛衫袍也行啊。”

正式的大礼服,是大裘冕和衮冕——玄衣、纁裳,以黑色外袍和赤黄色衣裙为主色。次一级的礼服,是通天冠、绛纱袍,是正红色。再次一级,为履袍,黑革履和绛罗袍,衣服颜色依然是正红色。直到作为常服的衫袍、窄袍,才有赭黄、赤黄、浅黄为主色的袍服,同时依然有绛色的衫袍。

所谓明黄色的龙袍其实于古礼不合,在等级比较高的典礼上,并不会出现。只不过一年三百六十天,能有大典礼的次数实在不多。绝大多数时候,还是以衫袍、窄袍为主,天子服黄的情况也就很常见。

“有赭黄袍也够了。也不是没故事的。”

蔡确没明说出来,但大家都明白。

没错,的确是有先例——太祖皇帝。陈桥驿黄袍加身嘛。天下谁人不知?

天子六服中,通天冠、绛纱袍排在第三等,履袍则是第四等的礼服,赭黄袍则更差一级,前两件在登基大典上都能用得上。但勉强点,赭黄袍照样能用。反正只要主要的礼服不出问题就行了。

这就跟结婚一样,连鞋子带衣服,要一套套地换。没有说一件从头穿到尾,其中错一点也没什么。只要接亲和拜天地时的衣服不错就行了。

朝廷的大典礼,只要皇帝主持,基本上都是一身接着一身地换。虽说是礼制,其实也害人。去年郊祀,如果赵顼坐在玉辂上时,也穿大裘冕,或许就不会中风,毕竟外面还有一件黑羊皮的大裘可以防风御寒。可惜按照礼仪穿的是通天冠,外套一件绛纱袍,从里到外透风。

不过现在是有什么就用什么了,还能有什么挑拣?

“事已至此,也只能先凑合着用。赭黄袍就赭黄袍。有通天冠、绛纱袍,御正殿时能用了,其他时间,则穿赭黄衫袍。”

“那大小呢?”

“改衣服容易,量了尺寸,在这里就能改!”

“量尺寸……得将太子请来了!”蔡确连忙道。

忙了一通,这才发现,他们将主角给忘了。

现在就要内禅,主角不能不来!

注1:一口钟,指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以形如钟覆,故名,又名“斗篷”、“莲蓬衣”、“一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