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二)(第2/2页)

章持连忙应了,赶快换了衣服,去请时任三司使的吕嘉问。

“二哥,你把从五天前起到今天出版的报纸给我找出来。”

章援也应诺,转身去找报纸了。

章惇坐在树下,紧皱着眉头。原本还能感受到的荫凉,现在都变成了燥热。

“大人。”

章惇抬头,章援已经把这几天来的快报都找了出来。

手快脚快地翻了几下,章惇很快就找到了他要找的内容。

五天前的《齐云快报》上,正在议论大宋最新统计出来的户口。

朝廷每逢闰年便要更造户籍田簿,以便能及时掌握户口和田地的变化。如今的历法是十九年七闰,基本上两年三年就要把籍簿新造一遍。

去岁是闰年,在秋收后,各地开始检定户口,用了半年的时间,方才归纳成册,一级一级地送抵京师。

因为战乱的关系,河东是没办法计算了,河北受创也不小,可其他各路,户口都有很大的增幅。

在《齐云快报》上,列出了数据,甚至画出了图表——乍看时有些看不懂,但仔细一琢磨,用图表来对照历年数据,变化的多少,能让人一目了然,比直接看数字强得多了。

图表横的是纪年,纵的是户口。从熙宁初年开始,到这一回的记录为止,通过图表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来天下户口的变化。

太平时节,户口理所当然每年都在增加。不过在熙宁六年,户口变化的曲线陡然向上,户口数量比前一次更造时增长了十分之一。

这是保甲法的功劳。保甲法的作用不仅仅是编练民兵、安定地方,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立保甲,可以更有效的编户齐民,找出隐户逃户。

可去年的增长幅度,只比熙宁六年稍低一点,那条折线同样的向上翘起。报纸上,用了很大的篇幅赞扬了这几年的朝廷安定,朝政清明,使得天下风调雨顺。只是在结尾处,则又用简短的几句话提到了种痘法。

章惇哪里看不出这篇文章的真实用意,但种痘法的好处,世所公认,天下遍地是香火旺盛的药王庙也证明了人心所向。

中书和三司都想知道到底是谁将如此重要的国家数据给泄露出去,查了几日也没个眉目。筛子一般的衙门,要找出是从哪一个洞把沙子漏下去的,那完全是个笑话。

幸而报纸上的数据并没有具体到郡县,相对而言,还算是遵守了默契。

近两千万户的这个数字,放出来也足以吓倒北方的敌人。就算是十户出一兵,也能有两百万壮丁可供驱用,还不会影响到国家内部的安定。

同时还能安定人心,两府对此虽颇有微词,但也只能默认。

章惇摇摇头,其实是不得不保持沉默,已经是势大难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