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四)(第2/2页)

政事堂想要厚此薄彼很难得到皇后的同意。皇后不画押、不盖印,就是有王安石这名平章军国重事在,也奈何不了。

那么蔡确到底想要让自己做什么?邢恕翻来覆去地想着,忽然一道灵光闪现:“是要让吕吉甫去河北顶替郭逵?”

蔡渭神色变了一下,但随即就恢复了笑容。

邢恕现在依然在司马光门下,奔走在两京之间。在洛阳,他的名声都还不错。是许多旧党元老所看好的。

旧党是不可能退出朝堂的,只要南北之争犹存,主要成员皆出自南方的新党就不可能将北方的士子给整合起来。

有人,有势,旧党纵然在两府中失去了位置,可在中层,依然不输给新党。尤其是在京朝官的序列中,旧党及其同情者的人数是要远远超过新党。只是多在地方,而难以在朝中立足。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上没有宰辅统率,下则是在国子监中学习三经新义的太学生越来越多,迟早有一天,旧党免不了要分崩离析。

邢恕眉头皱了半天,正想要开口,外面呼的一阵喧闹,正是在门前的大街上,将他的话给堵住。

一名骑士穿街而过,身后飘起的旗帜上书写着墨迹淋漓的捷报。很难有人能看得清那一晃而过的文字,但露布飞捷的信使都会在穿过市镇时,向人群散播大捷的消息。

随着外面的议论渐起,邢恕和蔡渭终于了解到了到底是哪里又传来了捷报。

“王都监大破高昌?”

“王都监是谁?”

“高昌……高昌又是哪里?”

“是西域吧,芝麻大的小国。”

“还不及辽国腰上的一根汗毛粗。胜之不武,赢了也好意思叫大捷?”

“好歹是西域,走过去不容易啊。”

隔墙的议论仅仅持续了几句,喧嚣声便重新响起,唱曲的依然唱曲,弹琴的继续弹琴,并没有因为这一道来自于西域的捷报而受到影响。

如果这一回王舜臣的捷报出现在宋辽开战之前,当还是能够惹起相当程度的关注。但现在,远在天涯的胜利,相对于宋辽两军数十万大军交战的激烈,未免就显得太过微不足道了。

看外面的动静,似乎连成为酒桌上议论的话题的都远远不足。

蔡渭打了个哈欠,转回头来问邢恕:“刚才……说到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