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九)(第2/2页)

雁门寨之前的陷落正是源于此。

章楶觉得有机会,也是因为这个道理。

“那边的路被雁门寨还难走,大军施展不开。即便攻下来,也会被辽人堵在对面的出口。”

雁门关名气之所以大,就是因为这个关隘走的人多,是雁门山中最易通行的道路。

如果是山间小道,山中有千百余。能通人马的谷道,也有十七八处,大宋这边甚至都设了寨堡。但这些道路,都不是正路,比雁门关还要难以通行,平常走的人少,理所当然也就没有名气。

那些寨堡,之前是因为两面受敌所以才会陷落。在敌军枕戈待旦的时候,与其指望夺取位于羊肠小道尽头、险要位置处的军寨,还不如走大道。好歹通往雁门寨的道路,还能多走几个人。

现在的情况下,就算是能够翻山越岭,潜越雁门,也不可能造成突然性的打击,让辽军在惊慌中崩溃。

“只差一步便告圆满,总要试一试。”章楶坚持道。

“那就试试好了。你们去拟定计划。但还是得以雁门为主。另外……”他补充道,“万一损失过大,就要立刻退兵。”

韩冈不想争了,让京营多历练一下也是好事,顺便看看能不能为朔州那边争取机会。

他现在考虑更多的是在京城的事。

为了以防万一,韩冈很希望能早日内禅。不仅是他每天都能感觉得到头上悬着一柄宝剑,想必很多人心中都不会太自在。

赵顼胡言乱语,让韩冈看到了机会。

韩冈前面的一封信,利用了时机,打算动摇王安石的心志,就是不知道写给王安石的这封信能起到多少作用。但有总比没有好。

太上皇是没有权力的,而皇帝则不一样。

仅仅只依靠眼皮交流,当然没问题,可只要能开口说话,就是许多人的噩梦。虽说中风的患者绝无可能完全康复,但恢复一部分机能,却也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尽管已经垂帘,印玺都在皇后处。可皇帝只要一开口,权力的光环就会立刻回到他的身上。

只是从理智上讲,尽快让天子内禅才能解除后顾之忧,可知道该做什么和真正去做,差得很远很远。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天子的病情还稳定,王安石绝对不会同意任何让天子退位内禅的计划。即便不稳定了,他也多半会坚持等到帝位自然交替的那一天。

另一方面,谁来说服皇后也是个问题。韩冈不回去,就不可能施加太多的影响。要跨过最后一道关卡,对所有自幼学习忠孝之道的儒臣们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

围栏不在外,而在人心中。

“没那么容易啊。”韩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