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五)(第2/2页)

听到韩冈进来的动静,各有各事的幕僚和士兵全都停了下来,齐齐转身向韩冈行礼。

“都说过了,在这里,礼数就免了。”韩冈无奈地轻叹,“都去做事吧。”

回头看看,在众人行礼时,章楶早避让到一旁。

来到太谷县城的城防模型旁,韩冈停了步。方方正正的城池,完完整整地在五尺见方的沙盘上复制了出来。

太谷城周九里又一百步,城高两丈五,以县城的规模来说,已经很大规模了。如果放在南方,许多州城的城墙都没有这个高度——其实在南方,许多县城、甚至州城连城墙都没有,有一圈篱笆就算防御了——可放在北方,也只能说,毕竟只是县城。只是换做是州城、府城的话,辽人是绝对不会攻打的。

韩冈负手站在沙盘前。

之前他曾遣人带信去太原,对满城军民承诺说二十天内援军必至。现在距离预定的时间,还剩九天。时间越来越少,而韩冈的目的也越来越明确,如果辽人如其所愿的话,决战便已迫在眉睫。接下来就要靠这一座并不算雄伟的城池,来抵挡辽军的围困以及进攻。

“北虏真的会来吗?”章楶在后问道。黄裳等几名亲信幕僚也聚了过来。

“如果不来的话,就只能等陕西和麟府的援军一起到了,才能将他们赶出太原了。当然,”韩冈抬头对众幕僚笑道:“他们也就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机会了。已经打下了河东,仅仅是劫掠一番就北返,恐怕不是耶律乙辛所愿。”

不论大宋还是辽人,其实都在寻求决战的机会。只要能决战,便可以打破现在的僵局,使得对手转为绝对的守势,接下来的几十年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就像太宗皇帝第二次北伐后的大宋,从那时起,即便是在澶渊之盟签订后,大宋都是处于弱势的地位。直到变法开始,经过了开拓河湟,南征交趾和灭亡西夏一系列战争,使得宋军的战斗力直线上升,方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但在何时、何地决战,却是一个大问题。必须是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

在河东,辽军占据了上风。韩冈很清楚,萧十三能有的选择,远比自己要多。即便援军安然赶来,辽人也可以施施然地返回代州。胆大一点,还可以利用机动力来个各个击破。

而韩冈,除了拿自己来做鱼饵,就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

他驻扎在太谷县是为了引诱辽人南下决战,《御寇备要》也同样是在逼迫辽人南下决战。

都是同样的道理。

大宋四方援军将至,而眼下,就是辽人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