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三)(第2/2页)

“不是说官家还能理事吗?”路明安慰着章惇,也是在试探。

章惇下意识地摇摇头,用眼皮理事,控制一下两府人事已经是了不得了,如何应对得了边境一天数十封急报。而且眼下病重的天子虽然还有意识,可估计他也不会放心让名帅大将领兵于外。

这么些年来,章惇也看透了,这一位皇帝……猜忌心实在太重。

如若辽人当真想要再讹诈一回,这一次说不定就是熙宁时河东弃土的翻版。

当年辽人胁迫于外,元老恐吓于内,这位皇帝就开始逼着前面谈判的韩缜签字割地。

已经离开朝堂的一干元老,如韩琦、张方平、文彦博,一个个要皇帝念在宋辽两国百年通好的分上含辱忍垢,又说与辽人交战必败。反正他们都不在朝中,说话不嫌腰疼。台上的宰执,无论新党旧党却是拼了命要拦,割地后坏的是他们的名声。负责与辽人谈判的韩缜也是咬牙不许,不肯坏名声。

可天子的决心下得很快,直接绕过两府,给韩缜去了一封密信,“疆界事,朕访问文彦博、曾公亮,皆以为南北通好百年,两地生灵得以休息,有所求请,当且随宜应副。朝廷已许,而卿犹固执不可,万一北人生事,卿家族可保否?”

皇帝都拿家族来相要挟了,韩缜哪里敢再硬挺着,直接就老老实实地按照辽人的要求划界了——有所求请,当且随宜应付嘛。

若是这一回还玩这一手,那还真是难办了。

左思右想,玻璃灯罩内的烛花爆了又爆,章惇终于放弃了,有些事,徒在家中苦恼也无济于事。

“明德你这一次回关中,玉昆那边有托你做什么吗?”章惇随口问着。

路明点点头,“倒是有的。韩资政着小人去搜集大食的书籍,说是要借鉴一下。还委托小人去找个通译。”

章惇对韩冈这个爱好忍不住要皱眉:“译经润文使那是宰相的差事,他放着枢密副使不做,倒是操起宰相的心了。”

路明也不知韩冈的想法,“其实还有些种子。冯四那边也在搜集。就在巩州,韩家的庄子上新近用玻璃做屋顶,搭起了一间暖棚,说是冬天种菜。”

京城这边,有温泉蔬菜,有窑洞里的暖房蔬菜,反季节的菜蔬数目不少,章惇不以为意,也就用玻璃来做让人惊讶了一点。但他章家如今也在建玻璃工坊,玻璃的原料到底是什么,他倒是一清二楚。真不是什么奢侈的东西。

算了,他叹了一声,等明天跟韩冈商议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