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六)(第2/2页)

郊祀祭天,一次两次还是兴致高昂,为绝地天通的资格而兴奋不已,但三番五次后,可就纯粹是个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事了。

只是这几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又灭亡了强敌西夏。不祭谢天恩,如何说得过去?赵顼就算是想偷懒,找个借口赖掉,朝臣也不会答应,民间也免不了会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谣言出来。

如果这时候有个规模很大的灾害,比如以熙宁年号的十年中的后几年时所出现的大灾,倒是可以以心念万民的理由,将祭天之事给暂停。可赵顼就算丧心病狂,也不敢在心里盼望出现这样的灾难。何况熙宁七年的时候,赵顼也并没有终止祭祀上苍,那时候,他一心倒是求上天和祖宗保佑,早点将那场遍及全国的大旱给结束掉。

怠政,是国事糜烂的先兆。唐玄宗殷鉴不远,赵顼无论如何都不会做这样的蠢事。他还没到那个年纪,何况还有收复燕云的最终目标在。

总不能将这个责任留给儿孙吧?赵顼瞥了儿子一眼。

只是一套礼节下来,就已经累得赵佣微喘,额头上薄薄地出了一层汗,被皇后向氏抱在怀里,一张小脸也泛起了红晕,赵顼一声轻叹,“要做个好皇帝,也不是那么容易。”

虽说是坐拥万里疆域,统治亿万生民,但大庆殿上的御榻,坐上去可不是那么舒服,许多事也并不是能够随心所欲的。

赵佣似懂非懂,张大着眼睛望着他的父皇。

见气氛沉闷起来,高太后开口道:“官家,用膳吧,别耽搁了。”

太后的吩咐改变了殿内的气氛,宫人们立刻忙碌了起来。

在保慈宫进了晚膳,赵顼先行告退。从殿中出来,他问着身后的宋用臣,“今日政事堂谁当值?”

“回官家,是韩维。”

“去跟他说,待辽国告哀使至东京,该怎么做,就依循故事吧,用不着再多上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