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七)(第2/2页)

……

苏轼进了御史台坐监,想必李定是打算将这些年积攒下来的怨气好好地发泄一下。

韩冈现在也似乎是在坐监一般,军队的口粮不用他操心,但从军的草料却不能不去照管。

陕西缘边五路,都从民间征调了大量的骡马等牲畜用来运送粮秣,数目大概在两万余匹。这些牲畜对群牧司来说很麻烦。虽说几乎都是取自民间,不花朝廷一文钱。但草料还是要管饱的,总不能让百姓献了自家的牲畜,还要自备草料,这就是笑话了,也没有这么做事的道理。

可驴、骡、马和骆驼的胃口一个比一个大,从分量上说,平均起来是人的十倍。即便没有油水,人一天吃两斤米麦也已经足够了,但马和骆驼这样的大牲畜,又是在山区里面负重载货,胃口一开怎么算也得要二十斤草料。只这一件事,群牧司就又是得和地方上的转运司打嘴仗了。

韩冈皱眉看着永兴军路转运司发来要草料的公文,耳边还有下属的抱怨:“延州有草料场,华州也有草料场,永兴军路的草料场比洛阳囤积的还多一倍,哭个什么穷!”

韩冈将公文放下来:“沙苑监的草料记得是以三年的分量囤积的吧?”

韩冈的下属这些天来已经摸透了顶头上司的脾气,基本上就是前线要什么,他就会如数提供什么,一点都不带讨价还价的。

“龙图!”他惨叫道,“这可是牧监以防万一时的马料。”

“留一半下来,有一年半足够了,存得时间长了,不怕烂掉啊?”韩冈毫不在乎,“前面不是将沙苑监里十二岁以上的种马都送去了鄜延路吗?就当是这些马的口粮好了。”

“怎么能这么算?”虽然都没有说话,但一个个挂下来的脸,都是在说着反对。

“你们也不想想,鄜延和泾原的马军不是跟着环庆路一起喊着没有骑乘马吗?等这一批运粮秣的牲口上去,正好不就有了?从沙苑监为此支取一部分草料,有什么舍不得的?”韩冈出言点醒几个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