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四)(第2/2页)

如果有人事先对他说:日后有一天,辽国会因权臣害死皇帝,西夏会因母子权力之争,在同一时间发生内乱。赵顼能给予的回答只会是一阵开怀大笑,也许会因当时心情的不同,给予处罚或是赏赐,反正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但现在,却是个摆在眼前的现实。

两个死敌都陷入了混乱,西夏的灭亡,也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赵顼心如烈火焚烧,恨不得立刻就能听到官军攻入兴庆府的捷报。恨不得现在就看到秉常和梁氏母子两人,被械送到自己的面前。

这么好的局面,朝中竟然还有人说要小心、慎重,就不怕贻误战机。

郭逵老了,韩冈因为功劳挣得太多,也没了上进的动力,两人现在一味求稳。

想那韩冈,两年前,他和章惇从京城一路南下,抵达桂州后,又马不停蹄地杀到邕州城外,大败李常杰。当时可没说半句要慎重行事。

难道西军众将都不通兵事,为何他们都说如今正是一捣兴庆府的良机?

“王中正也该到了。”赵顼想着。

论起军事,王中正当是内侍中的第一人。不论是在横山还是在河湟,都有着赞画辅佐之功。独立领军,也能一战平复西南。本人又有胆略,当年在罗兀城被西贼围困时,竟能主动入城。就是稍差一点的西军将校,也难比得上他,也只有种谔等寥寥数人,才能勉强压过他一头去。赵顼想听一听他的意见,这一次,也可以让他独领一路。

赵顼屈起手指,王中正一路、种谔一路、高遵裕一路,这三路的主帅可以定下来,但剩下的三路,该怎安排,得好好想想。如今将才不缺,帅才却难得,要将六路兵马的主帅都安排下来,还要有一番头疼。

赵顼并不准备设立指挥全军的宣抚司或是总管司。数千里的国境上,从河东到熙河,消息往来都要一个月,设立一名统括全局的主帅,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他打算让各路各自对付面前的敌军,最后汇聚到灵州城下,自然而然的,就能将胜利抓到手中。

“官家,该歇息了。”李舜举再一次过来,规劝赵顼早点休息,“连着几天都睡得这么迟,肯定会惊动了太皇太后和太后。”

赵顼应了一声,却站在沙盘边动也不动。

李舜举苦着脸正要再催促,突然间就听天子道:“对了,去选个好日子,就在年前给六哥和淑寿将痘种了……上天垂顾我大宋,必不会看着朕的皇嗣再有任何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