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2/2页)

不过大腿也不是随便能抱的,总的有一番方略。“先得放出风去,如今知县事的韩正言,是天子、宰相都看重的少年才俊,连翰林学士都比不了,蕃人看着他都要低三下四。能明断是非,清正廉洁,日后少不得也是个阎罗包老。让人把争产的案子都拿过来,请韩青天仔细的去审!”

诸立一向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既然看透了韩冈的为人,那么就要顺势而为,以便让自己从中渔利。白马县是紧邻开封的要地,他能在安安稳稳地立足生根,靠得就是进退自如、能软能硬的手段,绝不是好勇斗狠。

“争产的案子,从来都是最麻烦的官司。传唤人证、打听消息,翻检旧档,都有使唤到我们的地方。”诸立教训着两个弟弟,“好好侍候着他,帮韩正言断上几个大案出来,他有了光彩,我们这番辛苦当然也会有回报!”

“原来如此,我们知道,我们知道。”诸霖和他同样是赵家女婿的三弟连连点头,一副心领神会的模样。

“当然喽,我们也得先让韩正言明白,没有我们,他什么事都做不好。”诸立脸上的微笑,在诸家老二和老三的眼中显得高深莫测,“这样才能体现我们的能耐……你们说是不是?!”

诸立的弟弟们,也只有点头的份,满口地夸赞:“大哥真是好算计!”

韩冈一行人,从黄河边回来,已经是傍晚。但却有一份诉状在县衙中等着他。

这是一桩争祖坟的案子。原告、被告都姓何,但不是同族。他们从三十年前就开始争夺一座坟茔,都说是他们的先祖。每一任知县到任,他们必定要来的争上一争。

“争祖坟。”韩冈看了两眼,就问着值守的胥吏胡老二,“祭田有多少?”

没提防韩冈一下问道关键的地方,胡老二老老实实地回道:“……两顷又十五亩。”

为了两百一十五亩地,竟是打了三十年的老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