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2/2页)

那名相貌朴实的汉子低头回道:“回官人的话,小人名唤尤三石。”

“三十?”见着尤三石老老实实回话,沈括感觉着汉子并不是那种凶戾的叛贼,倒也不是不肯悔改的,他笑了笑,“……排行倒偏后,族中兄弟不少。”

尤三石又躬了躬身,回道:“回官人的话,小人就一个兄弟,族人也不多。小人的名讳,是一二三的三,石头的石。”

沈括微微一怔。寻常的百姓,许多时候见到官员连话都说不好,哪有可能会出来指称官员叫错了名字,将错就错了。果然还是广锐军出来的,见过一点世面。根本都不会畏惧官威。

沈括一眼望过这两千乡兵,还有远远站在一旁,气势更为沉凝的前任将校,有些心神不宁。

这时几名骑兵从衙门处赶过来,匆匆地将沈括请到了一边。

其中一名骑手风尘仆仆,身上也是大汗淋漓,急急地在沈括耳边说道:“运使,临洮堡对面的禹臧家援军到了!已经增加到两万人!姚都巡请运使赶紧调发援军,迟恐不及!”

“两万!”沈括心头一惊。

姚麟手上有四千兵,这一部分泾原军,顶替了前日在狄道城北方,护卫临洮堡修筑工程的秦凤军。守护起刚刚筑好的临洮、结河川两堡应该是安稳的。但禹臧家出动两万大军还是远远超出了预计。

“不是有包约的青唐部四千人马吗?!”他连忙低声问道。

“这样也才禹臧家的一半。而且姚都巡手中的四千人,有一千是拖在后面,驻守在河谷道兵站结河川堡中,不可能上去支援。”

听到军情,沈括心急如焚。只是单纯的随军转运使,不比韩冈有着经略司机宜文字的身份,能直接调动一部分兵力,然后让王韶事后认可。

他正犹豫间,突然瞥到了尤三石身上。灵光一闪。

总共两千人,分上一千总不为过。临洮堡要是出了什么错,这个责任他也担不起。调动乡兵、民夫,他随军转运使的签押和印信是足够用的……

重又走到广锐乡兵队列前,沈括心中暗叹,他这也算是病急乱投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