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六)(第2/2页)

一举夺占木征在洮西最后的据点的喜悦,在闹出这件事后,便烟消云散。他叹了口气,问韩冈道:“玉昆,你一向主意多,能不能想什么办法把这风头给杀下去?”

杀良冒功的事,韩冈不是很放在心上。这事本来就不好查,只要不杀到自己人身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了。反正这河湟之地,哪有一个良民?至于青唐部那里,让他们自己小心着,一般来说,只要能及时报上身份,应当不会有大碍。

况且今次只要能打下河州城,斩首数就算有点水分,也无关紧要,天子不在意就行了。在他看来,王韶其实就是太过求全责备。另外,当还有一些原因是因为王韶跟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同的缘故。

不过虽说心中不以为然,但王韶的要求韩冈也得去回答:“要不要试试刺字?……脸上有个涅记,怎么也不会让人冒了功来。”

韩冈算是乱出主意,高遵裕皱眉正想说话,但王韶却像被他的信口开河给提醒了,一拍桌案,“这个主意不错。刺了面之后,就可以算上是正式的蕃军弓箭手。多个三五千不要粮饷的蕃军,天子也当会乐见。”

“刺面恐怕不行!”高遵裕连忙反对,“蕃人没有这个习惯,要他们在脸上刺字,说不定会闹将起来。”

“那就刺耳后。耳朵背后总没事了吧?我们也只要留个记号而已……可以防止被官军误杀,也可算是蕃军弓箭手的标记。”

“但光是说防止被杀了取首级冒功,可能这些蕃人不会太甘心刺字。”

“那就以利诱之……肯于耳后刺字的,给米三斗,茶两块。这一点支出,还是能挤得出来,向朝廷申领也是断无不付之理。”

“万一木征那边的蕃人也学着样来在耳朵上刺字,日后可就麻烦了。”

“蕃人没那么机灵,我们这里声势小一点,不要让他们的知道就行了。”

韩冈随便出的主意,王韶和高遵裕讨论得一本正经,而且看起来马上就要上书朝廷,请求实行了——设立蕃军并刺字,必须要有朝廷的同意,即便是将帅也不敢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