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六)(第2/2页)

燕达摇了摇头:“这就不知道了,消息还没从鄜延传过来。不过想来头疼的该是韩宣抚还有种谔才是。”

燕达倒是不避嫌疑,这些私底下对亲信才会说的话都说给韩冈听。韩冈感觉得到,这位副总管对自己好像抱着不小的善意。

只是这就让韩冈有些奇怪,他根本就跟燕达扯不上关系。燕达的副都总管一职,是枢密院与政事堂斗争的产物,据说有文彦博一力主张,而他韩冈则正好相反,有关他的任命都会被文彦博反对。对燕达来说,文彦博对他的知遇之恩,还在郭逵之上。就算有郭逵从中转圜,燕达也不该跟自己太亲近,何况郭逵现在还不待见自己。

燕达没看出来韩冈在想什么,他还有个问题要问韩冈:“不知玉昆对屯田之事有什么看法?”

“不过‘势在必行’四个字而已。”

“好个势在必行!”燕达笑道,“渭州的蔡子正,也就是环庆路的经略安抚使,前几天才发文来叫过苦。自渭州至古渭,斗米两百钱,是原价的十倍,剩下的都是随军转运之事。”

秦州耗用军粮,本就是难以自足。不足的部分,一般都是由关中来补充,走的是渭水一线,自凤翔府而来。不过前些日子,鄜延、环庆有警,物资皆支援前线,已无库存。想了半天,最后就从渭州囤仓调拨了一部分军粮运到古渭,不过这一条路,要翻越陇山,这运费冲抵进米价里,不翻个一两番,那就有鬼了。

“如果能在当地能解决一部分,运费就能节省下不少。”

燕达的想法廖无新意。他要怎么做,韩冈也都明白。将荒地分包给个人,收获的粮食留下口粮和种粮后,由官府收买。而这些人本身,也负担着上阵迎敌的任务。这样的做法类似于隋唐府兵,不过在如今,也只是个专门的屯田兵而已。

燕达想说的就是这一条,“要加快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