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一)(第2/2页)

少年时一次接着一次地听着官军惨败的消息,不少人的父兄都战死在沙场之上。亲自上阵之后,又不断地被动防守,坐困愁城,看着西贼的铁鹞子在外耀武扬威。时至今日,新天子抱着观兵兴灵之心,让西军的年轻将帅终于可以一舒心中积郁,哪一个不是成日想着建功立业?!

燕达凭借绥德之胜升任了秦凤兵马副总管,而王韶和高遵裕因为连续两次大捷而受到的封赏,也同样让人眼红!为了博一个封妻荫子,当调令送到手中的时候,苗授便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从德顺军都监的位置上降了半级,当上了秦州西路都巡检。他心中念兹在兹的就是战功,而眼前一场大战正等着他,苗授哪有不将之紧紧抓住的道理?

苗授霍然起立,向王韶和高遵裕的躬身行礼,朗声道:“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只要两位安抚能拈选千名精锐与我,若不能大胜而归,斩别羌之首而还,末将甘受军法处置,虽死不怨!”

看到了苗授燃烧着火焰的狂热眼神,王韶与高遵裕交换了一个眼色,各自轻轻点头。

王韶随即便道:“此事也不需瞒着授之。星罗结部不恭于国朝,我等皆有心一战。可惜钱粮人力欠奉,只能徒唤奈何……不过如果依照授之的计划,以千人速战速决的话,这点钱粮还是能拼凑得出来。就不知授之对此战有多少把握?”

“用兵贵奇,只要是出其不意,必定能手到擒来!”这是苗授的回答。

王韶和高遵裕点了点头。可韩冈却摇了摇头,这样实在有些冒险。王韶惯是剑走偏逢,推荐韩冈时如此,团聚七部时如此,只要合乎他心意的人和事,便会毫不犹豫地去招揽、去施行。高遵裕则是被军功冲昏了头脑。但韩冈他不会把宝押在苗授身上,不是他觉得苗授能力不足,而是他只相信自己。

苗授说他对别羌能手到擒来,而韩冈对此的评估也有六成的机会。只不过,韩冈希望胜利的几率能更大一点。他咳嗽了一声,缓缓出言:“其实还是有足够出兵的钱粮的,即便是三千兵、一个月,也一样够用。”

数道视线一齐转到韩冈的身上,高遵裕惊讶地问道:“哪里来的?”

“渭源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