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兴土木(第2/3页)

宋代皇室所居住的宫城,可能是历代统一王朝中格局最小的,既不如汉唐长安宫城之恢宏,也不及明清北京皇城之宽阔,甚至站在汴梁的酒楼“丰乐楼”上,就可以俯视宫禁,所以后来官府干脆禁止市民在丰乐楼的顶层眺望,以免他们“下视禁中”。

汴梁是从唐代的州城发展起来的,宫城的前身只是节度使的治所,自然不可跟长安、洛阳这样的故都相比。

宋立国之后,宋太祖曾按洛阳宫殿的模样,扩建了汴梁皇城的东北隅,“建隆三年,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矣”。

虽然号称“壮丽”,其实北宋的皇宫,其周长也不过才五里——明代北京城的皇城周长为十八里,对比一下,就知道,北宋的皇宫有多小了。

宋朝的皇帝不想将皇城扩展得更加阔气、大气一些吗?

档案是肯定的——当然想。

但如果这么做,首先必须面临一个问题:拆迁。

汴梁城跟宋代之前的城市有点不一样,以前的城市是权力规划出来的,显得工整而呆板,而汴梁则是自发“生长”出来的,显得杂乱无章,而又生机勃勃。

这就导致,汴梁宫城之外,都是密密匝匝的民房、商铺。

因此,不论从哪个方向扩展宫城,都势必要拆掉一大批民居、商店。

宋朝的皇帝不是没有想过要扩建皇城,让自己住得更舒坦点。

宋朝的第二任君主赵匡义,就曾下了决心欲广宫城,甚至下了诏书,提出了建设规划,让殿前都指挥使刘延翰等人测绘图纸。

不久,图纸便画了出来,赵匡义一看,按照那图纸所建,要拆迁的民居实在是太多了,便让官员去找拆迁征地范围内的居民征询意见。

而那些居民,根本不愿意搬走。

退一步说,就算那些居民愿意迁走,朝廷也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要知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那时的汴梁城可以说是寸土寸金,更何部是皇城边上的黄金地带。

而赵匡义又没有搞强拆的魄力。

最终只好作罢。

到了最爱大兴土木、最爱享受的赵佶上台,也想扩建皇宫。

可到了赵佶这一时期,汴梁的房价就更贵了,以至于赵佶更动不起了。

万般无奈之下,赵佶只能扩建相对独立的延福宫。

可即便是这样,北宋的皇宫,也是小得可怜。

如今,李衍有封号的妃嫔就有两千多,没有名号的宫女已经一万多了,再加上四百多子女以及他们未来的妃嫔、使应,这小小的宋皇宫哪里够他住?

而一旦李衍要扩建这宋皇宫,势必也要面临有宋一朝的所有皇帝所面临的问题。

宋代宫城之所以格局不够开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宋朝的君主,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都对拆迁民居的事情颇为顾忌,不敢放开手脚大拆大建。

为什么贵为天子都不大敢搞拆迁?

赵宋的皇帝当然不可能个个都长着菩萨心肠,都会言念赤子,为之恻然。

他们的这种共识,是经过培育、累积、感染、沉淀,形成为一种无形却时时可感知的风气,让皇帝在展开拆迁图纸的时候感受到强大的道德压力,不得不有所节制。

再者,宋朝的皇帝不敢扩建皇宫,也是因为有宋朝士大夫的阻拦。

举个例子:

宋仁宗继位时,因为年幼,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

天圣八年,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几乎烧成灰烬。

章献太后向大臣哭诉说:“先帝竭力成此宫,一夕延燎几尽,惟一二小殿存尔。”

大臣们全都听出太后的意思,是想重修玉清宫。

宰相吕夷简当即反对,说上天的惩戒如此,万不可重修。

给事中范雍说得更为激烈:“这玉清宫还不如烧光了。如因其所存,又将葺之,则民不堪命。”

另一位宰相王曾也反对重建玉清宫。

章献太后只能息了念头,只是将烧剩的两殿略为修葺。

直到二十五年后,才增建另两殿。

李衍的魄力当然不是北宋那些胸无大志的皇帝可比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衍要是扩建赵宋的皇宫,也是麻烦重重——这麻烦主要体现在,汴梁的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因此,扩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并且还会触及到那些豪强的利益。

而且,不管李衍在不在意,都有赵宋历任皇帝对比着。

而燕京就完全不存在这种问题。

燕京已经被战火摧残过无数次了,其燕京的皇城附近原来住得又全都是金朝的达官权贵、大中朝的罪犯,李衍抢他们的住处天经地义,一个子都不用给。

燕京又没有甚么豪强。

即便真有几个小豪强,李衍也不用考虑他们的态度。

所以,在燕京,李衍想建多大的皇宫就能建多大的皇宫。

那李衍到底想建多大的皇宫?

答案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李衍要把自己的皇宫建的规模浩大空前,仅比凌霄殿少半间,李衍要将朱棣都没能实现的想法实现了。

朱棣原来也想将他的皇宫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朱棣取巧了——他将四个柱子就算一间(也可能是,那时的人,就是那么算的房间),不过,即使按照这种算法,他建的皇宫也没有达到他想要的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而李衍则准备按照后世的算法,建足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有人可能会问,李衍这么干,得花多少钱?不怕别人说他骄奢淫逸?

花多少钱,说实话,李衍也不知道,总之,指定不会少。

可李衍不在乎,因为他有钱,非常有钱。

这些年来,李衍可以说是得了辽、宋、高丽、日本、中南半岛、朱罗国的绝大多数财富。

这些年来,李衍的人在日本发现了大大小小数百个金银矿,那里每天产出的金银,都得用吨来计算。

李衍掌控的海上国际贸易,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这些财富,再加上李衍弄出来的钱庄,李衍可以说是拥有数之不尽的钱。

所以,花多少钱来修建自己的皇宫,李衍都花得起,甚至都不需要动用国家的钱。

至于,怕不怕别人说自己骄奢淫逸?

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时候怕了吗?

刘邦修建未央宫的时候怕了吗?

李世民修建大明宫的时候怕了吗?

李衍为甚么要怕?

而且,李衍这么大兴土木,这么斥巨资大兴土木,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这些年来,饱受战火洗礼的燕云地区,人口凋零。

更为关键的是,燕云地区的汉人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是,燕云地区根本就没有多少汉人——那里的汉人,多是汉儿,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