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尽忠报国(第2/2页)

因此,张孝纯召集诸监司开会商议,想要开城投降。

王禀得知此事之后,立即率刀手五百人来到知府府衙拜谒张孝纯。

王禀让刀手们列队于府衙门前。

王禀大声问道:“汝等欲官否?”

众人回答:“然!”

王禀说:“为朝廷立功,则官可得!”

王禀又问:“汝等欲赏否?”

众人回答:“然!”

王禀道:“为朝廷御敌,则赏可致!”

王禀接着又道:“汝等既欲官,又欲赏,宜宣力尽心,以忠卫国。借如汝等辈流中有言降者,当如何?”

众人举起大刀回答:“愿以此戮之!”

王禀问:“如禀言降,当如何?”

众人又举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王禀又问:“宣抚与众监司言降,当如何?”

众人又举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张孝纯见状大惊,自此以后绝口不复言降事,而城中的兵权从此尽在王禀手中。

为加强城防,弥补兵力不足,张孝纯与王禀下令,太原城内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编入守城之列。

张孝纯与王禀决心与金军进行殊死拼杀,坚壁固守待援。

张孝纯对城内军民说:“金人虽在城下,无能为害,太原自古雄藩,城坚粮足,加之兵勇,我非不欲出师,当俟金人粮尽气失,将骄兵惰,乃候援兵附近,内外相应,使胡骑匹马不归,上为朝廷报复,下保汝等血属,可乎?”,众皆唯诺。

太原城周长仅十里,他们在土城之外挖掘了一条战壕,在土城之内又筑起了一道重城。对城内存粮实行军事管制,不分贫富,均按人头每日供应。

张孝纯坐镇府中,统筹后勤安排,王禀则每日在城墙上督战守城,他身先士卒,每日往来驰驱,凡有告急之处,他都亲临支援,他不仅赢得了太原父老百姓的爱戴,甚至连城外的金兵,也都知道城内有一位英勇善战的王总管。

金军轮番进攻了十几天,太原城依然巍峨耸立。

云梯、偏桥、抛石车等各种攻城武器,都被金兵全部用遍,汾河两岸边上稍大一点的石头都被金兵用光,可每次进攻都遭到太原城军民的顽强阻击,每次都被击退。

完颜宗翰对此很恼火,他下令在城外广筑工事,用鹿角连营把太原城围困的如同铁桶一般。

太原城现在就像一座孤岛,完全陷入金军的四面包围之中,所有的对外联络通道都被金军彻底切断……

……

……

PS:

写了这本书深读了《水浒传》以后,大鸟认为《水浒传》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实至名归,甚至可以说,如果它只有上半部,它就是中国第一名著。

当然,罗贯中补的后半部也是极有水平的,不愧文学大师。

可罗贯中在《水浒传》中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他不该污蔑王禀——英雄王禀。

此公乃史上一等一的大英雄,在大鸟心中,此公之辈才是汉人的脊梁。

这样的英雄是不该被污蔑成小人的,哪怕是为了艺术创作。

罗贯忠错了。

他如果还活着,应该给王禀道个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