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不是神(第2/2页)

绍兴二年岳家军平曹成后屯驻江州,一时军费不继,士兵杀马充饥,剪发卖钱,甚至卖老婆孩子买米,却无人敢于抢掠百姓。

日久天长,岳家军名声在外,以至于老百姓听到其他军队来了,如同遇到了土匪,都逃得无影无踪,而岳家军路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出门围观,乃至声泪俱下,激动不已。

而岳飞亦以身作则,与部下同甘苦,经常与最低级的士兵同吃,酒肉全部平均分配,若是酒少不能分给全军,就掺上水让每人都能喝上一口,士兵露宿野外,岳飞也绝不一人住进营帐。

强大的岳家军就是这么被岳飞一点一点打造出来的。

岳飞不是神,就是神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实话实说,岳飞自己应该也没想到,在他死后,会被人神化。

岳飞甚至有可能不是民族英雄。

其实,岳飞挺简单的。

他就是一个有报负、有坚定政治主张的军人,什么民族大义,什么忠君报国,这些可能都是别人强加到他身上的。

他,尤其是初出茅庐的他,真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家人过得好点,就是想出人头地,就是看不贯懦弱的宋军,就是看不贯懦弱的将领,就是恨掠夺他家园的金兵,所以奋起反抗。

至于民族大义、忠君报国,就是有,那也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也是随着岳飞的地位不断升高而萌生的。

最开始,岳飞只是一个普通的敢战士,一个普通的小兵,在那个到处都是战火的年代,作为一名最低等的士兵,随时都有可能死去,他哪里会有那么多想法?

岳飞第二次投军,是因为河北等路发生水灾,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才又投的军。

这就是李衍为什么没主动去找岳飞的原因。

因为李衍并没有将岳飞当成神、当成民族英雄,而只是将岳飞当成一个超一流的军人。

这其实也是岳飞来投军的原因。

虽说岳飞心中有朦朦胧胧的忠君报国的念头,但对现在的岳飞而言,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家人吃饱肚子,最重要的是他刚刚没出生多久的儿女别像很多孩子一样饿死。

所以,听了牛皋之言,岳飞一想也对,便不再多问,也赶紧吃几张大饼,喝几碗肉汤,准备参加一会的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