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5章 江北兵动(第2/2页)

这时候,沈哲子才又公布了最后一条的选拔演练,就如二将先前所演,步战、马上对射格挡。当然他们所用箭支不可能是真的,俱都卸了箭簇以白灰裹杆,一旦失手,便会在身上留下痕迹。

这标准相对于普通的募兵自然要苛刻得多,单单骑术一项便足够考验人。

不过这些人能够自备弓刀,率领义从投军,无论世族还是寒门,肯定都是有家底的。而他们一旦入伍,自然也不可能如普通兵卒一般待遇,肯定各统部曲担任兵长,所以要求自然也要高得多。

如此重选之下,最终得以入伍的却不足五十人。

其实这些前来投军者,单以武技而言,其实远胜于寻常根本没有操练的小民壮丁,但先是被沈哲子用礼教隔离出一批,又用这种直观性命威胁的方式严苛挑选,还能有五十人入选,已经超出沈哲子的预料良多。

当然这一部分人,单以武技而言,已经足堪可观。所以入伍之后,各依表现优劣,最低都是掌管三百人的兵尉等兵长之职。

其中一部分留在梁郡继续组建两军,交由庾条统领,维持梁郡的防务,也作为淮南军的后备队伍。

至于另一部分,沈哲子则准备带回寿春,安排在他麾下军伍中,作为中层将领磨练,日后再择优提拔。

至于那些无缘入伍的世家子和落选者们,沈哲子也并没有完全放弃。他们所带来的家兵义从们,如果愿意从军,也都尽数接纳。

这些人本人如果愿意留在淮南和梁郡,虽然不入伍上阵杀敌,但是在屯垦建设等内务方面,也都有大量的位置可供安排。在这方面而言,世家子弟因有家学传承,天然便有优势。虽然未必精通庶务,但只要这些人有心任事,沈哲子也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个机会和平台。

如此一来,这一桩事算是解决了。沈哲子正打算集中精力与江东各家讨论运输资用的问题,可是寿春方向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南阳、谯城、彭城等方向敌众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集结,似乎将要大举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