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天 12月16日星期四(第5/12页)

“你为何不先告诉我?”

“俄国人也都不知道。这是由于医疗需要而决定的,中校。有一位能说病人语言的医生守在周围本身就是一种好的医疗方法嘛。”泰特笑吟吟地说。他对于自己想出这一手搞情报的花招颇为得意,因为它既符合正规的医疗道德,又遵守了海军的规章。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张病历卡。“不管怎么样,病人的姓名叫安德烈?卡季斯金。正象我们所想的那样,他是个厨师,来自列宁格勒。他那条舰艇的名字叫‘波利托夫斯基’。”

“我向你致意,大夫。”情报军官认可了泰特的策略,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些非专业情报人员在插手与他们无关的事情时会如此聪明。

“那么俄国人为何不高兴?”泰特尚未得到答复。“你们为何不在那里派个人?你们不是一直都很清楚吗?你们知道他是从哪条舰艇上逃出来的,而且知道那条舰艇为何沉没的……因此,如果他们最想知道的是他来自哪一条舰艇,而且如果他们对于所得到的消息不高兴——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在那个地区还有另一艘潜艇失踪了?”

中央情报局总部

穆尔拿起电话。“詹姆斯,你和鲍勃马上到我这里来!”

“什么事,阿瑟?”一分钟后格里尔问道。

“这是‘红衣主教’发来的最新电报。”穆尔把一份电报的影印件递给他们两人。“我们怎么能尽快把这送出去?”

“向那么远的地方送?这就是说要派一架直升机,至少要一两个小时,可是我们必须要更快地把它送出去。”格里尔催促地说。

“我们不能使‘红衣主教’遭到危险,这是最重要的。起草一份电报,让海军或空军派专人送去。”穆尔不喜欢这种做法,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那样花的时间太长了!”格里尔大声反对。

“我也喜欢那个小伙子,詹姆斯。但空谈无济于事,赶快行动吧。”

格里尔离开那间房子时,嘴里还在咒骂,好象他还是个50岁的水兵。

“红十月”号潜艇

“同志们,‘红十月’号的官兵们,我是舰长,”全艇人员都注意到,拉米乌斯压低了声音。几小时前出现的惊慌失措的苗头几乎使他们发生暴动。“为修复发动机所做的努力失败了,我们的蓄电池也快要耗尽了。我们离古巴又太远,无法得到救援,我们也无法期待得到祖国的救援。我们的电力只能维持我们的环境控制系统几个小时。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必须放弃潜艇。

“现在有一艘美国舰艇与我们靠得很近,表示愿意提供他们的所谓援助,这不是偶然的。同志们,我要告诉你们出了什么事。一名帝国主义间谍破坏了我们的潜艇,不知怎么他们知道了我们的命令。同志们,他们在等我们,等啊,等啊,希望把他们肮脏的手伸到我们的艇上来。他们不会得逞。艇上人员将被送离潜艇。他们休想得到我们的‘红十月’号!高级军官和我留下来,引爆艇上带的沉船炸药。这里的水深达5,000米,他们休想得到我们这艘潜艇。除值勤人员外,所有其他人员都在自己的舱里集合。我要说的就是这一些。”拉米乌斯在控制室里环视了一下。“同志们,我们失败了。布加耶夫,向莫斯科和那艘美国舰艇发出必要信号。然后我们下潜100米。我们不能冒险让他们得到我们的潜艇。我对此负完全责任——真不光彩!同志们,记住这一点。这是我一个人的过错。”

“鸽子”号潜艇救难舰

“收到呼救信号,”报务军士报告。

“以前曾上过潜艇吗,瑞安?”库克问道。

“没有,我希望比乘飞机安全些,”瑞安想开个玩笑。事实上他非常害怕。

“那好,让我们把你送到‘神秘’号小艇上去。”

“神秘”号救生小艇

这艘深潜救生器只不过是把三块金属板焊接在一起,在后面安了个螺旋桨,四周加了一层电镀,以保护船体上承受压力的部位。瑞安先钻进舱口,威廉斯跟在后面。他们找到了座位,等着起动。三名水兵已经开始工作。

“神秘”号已准备就绪。“鸽子”号按命令用绞索把它放送到下面平静的海面上。它立即向下潜去,它的电马达几乎没有任何声响。它的低功率声纳系统立即找到了那艘俄国潜艇,在半海里外,300英尺深处。小艇操作人员被告知说,这是一次简单的救援任务。他们都是专家。不到十分钟,“神秘’号就悬停在那艘导弹潜艇前部的太平室上。

定向螺旋桨小心翼翼地把小艇放好位置,一名军士检查了一下,对接套筒已拧紧。“神秘”号和“红十月”号之间套筒内的水很快被排到了深潜救生器上的低压舱里,这样就把两艘艇密封在一起。剩余的水用水泵排出。

“现在轮到你了,我想。”上尉把瑞安引到小艇中部地板上的舱口处。

“我想是的。”瑞安跪在舱口旁,用手砰砰敲了几下。没有回答。随后他用一把扳手敲。一会儿他听到了三下回音。瑞安扭开了舱口中央的锁扣转把。他把舱口盖拉起来,发现另一个舱盖已从下面打开了。下面那个垂直的舱盖还关着。瑞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顺着涂了白漆的圆管舷梯爬下去,威廉斯跟在后面。到底后,瑞安敲了敲下面那个舱口盖。

“红十月”号潜艇

舱口盖立即打开了。

“先生们,我是美国海军的瑞安中校。我们能帮助你们吗?”

同他说话的那个人比他矮一些,但比他壮实。他的肩章上有三颗星,胸前有好几道勋表,袖口上有一道很宽的金色条纹。原来他就是马科?拉米乌斯……

“你会说俄语吗?”

“不,先生,我不会。你们发生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先生?”

“我们的反应堆系统出现了严重的渗漏,控制室后面都已受到了沾染。我们必须撤离。”

在听到“渗漏”和“反应堆”的字眼时,瑞安感到他的皮肤在发痒。他回忆起他曾坚持认为他所设想的情况是正确的。那是在地面上,900英里以外,在一间舒适、暖和的办公室里,围着一群朋友——是啊,不是敌人。而现在这个舱里20人的目光却似乎要置他于死地。

“我的老天爷!行啊,那就开始行动吧。我们每次能送走25人,先生。”

“不要这么着急,瑞安中校。我的部下将会受到怎样的对待?”拉米乌斯大声问道。

“当然将作为我们的客人。如果他们需要的话,可以进行健康检查。我们将尽快安排他们返回苏联。难道你以为我们会把他们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