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射鼠(第3/4页)

王群忽然明白了这家伙在耍什么把戏。“你是说,即使把什么都告诉了我,我们也不可能制止你们所安排的暴动?也就是说,不用宽大,你的上司就会把你救去,是吗?”王群一下子抓住了敌人的思想线索。

蒋老九领教了对手的厉害,开始有点不安,但他仍是按着自己的打算说下去:“要说什么?问吧,我可以回答。”

“你的任务是什么?”

“组织暴动。”

“具体任务?”

“散发传单。”

“还有呢?”

“通知我们的人,筹备粮饷,做好准备。

“你们的人是指谁?说具体点。”

“我的具体任务是联络维心。”

“这样说,你的任务完成了?”

“不,不,没有。”蒋老九连忙否认。

“你胡说!”王群要发火了,但他回头一想,既然敌人对这一问题有忌讳,先问别的也好,于是转过话头问:“如果黄维心同意为你们效劳,除了筹备粮饷以外,还要他做些什么呢?”

“可以通过他,转告我们的人,准备行动。”

“你们的人是谁?”

“除了各村上的财主以外,还有农会里的一部分干部和民兵。”

“你讲讲他们的名字!”王群步步紧迫地追问。

“这个,”蒋老九有点慌乱了,但很快恢复了镇静,“我不知道。区里有一百多个村子,我哪能知道得那么多!”

“黄山村的你该知道!”

“是这样,我们是通过村里的财主去联系的,不知道他们是谁。”蒋老九在撒着谎。

“黄维心不帮你们的忙,你们又怎么办呢?”

“这个……”

“这个什么?快说!”

蒋老九打了一个顿后说:“那也没关系。等我们的队伍一到,再召集他们,壮大队伍,然后,把农会与民兵中不愿意投降的人干掉!”

王群对蒋老九的狂妄,既生气,又好笑。“这样,你们就可顺利地打下区政府,攻进县城,是不是?想的倒是不错!这么说,你该知道你们全面暴动的时间了?”

蒋老九突然堵住了门,他再三表示,所知道的全说完了,别的他不知道。

王群霍地站了起来,厉声地说:“好,暂时给你考虑一下。但有一条你要记住:暴动,你们肯定要失败。为了挽救你的狗命,你还是彻底坦白交代的好。”

刚刚回到了区长室,徐翠就迫不及待地问道:“你相信蒋老九的供词吗?”

王群反问道:“你呢?”

徐翠说:“我看这家伙很顽固,讲的话不一定可靠。”

“对!是不一定可靠。不过,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几点肯定的结论:第一,他的顽固说明了,他对暴动有信心,相信他们会胜利,因此,我们可以肯定,敌人的野心很大,而且做了足够准备;第二,敌人的暴动,是依靠地主恶霸和潜伏在我们内部的敌人做内应的;第三,敌人暴动的时间,不会太久,很可能就在最近这几天。这说明昨晚工委会分析的情况是正确的。现在,根据新的情况,我们应该立即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徐翠思考了一下,说:“我同意你的分析,看来,情况很严重。我想,应该立刻把村干部、民兵,全部集中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动摇分子的叛变投敌,另一方面,也可保卫我们区政府不受损失。”

王群不马上评论对方的意见,只是问道:“这个账你算过么?我们区三十个行政村能集中多少人?”

“可以集中一千至一千五百人,大约有一千支枪左右,这不是很大的一批力量吗?”徐翠说。

王群说:“是的,你的账算得不错。但,正如昨晚摆的情况,我们的村干部和民兵尽管大部分是好的,但也有不纯分子在里边。加上我们的领导骨干大部分没经过战斗的考验,如果集中上千的人到区政府来,万一有一部分村干民兵集体叛变,内部一乱了套,你还收拾得了?”

徐翠听了,觉得确有道理,只好问道:“你的意见呢?”

王群说:“如果县委能批准的话,我主张这样:民兵,一律留在村上不动,我们只发个指示,要他们发现敌情时,灵活转移,保存力量。这样,一方面会使坚强的村干与民兵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可看出那些潜伏下来的敌人的真面目。保卫区政府的问题,按照昨晚会议的布置,一方面尽可能请求县委把机枪连赶快调回来;另一方面,调两支坚强的民兵,控制住区政府前后两个山头,再加上我们内部的固守,敌人也就无能为力了。”

谈到这里,黄干走了进来。王群正想给黄干布置任务,但又一想,如果到后山上去谈,那就会更现实些。于是,他对徐翠说:“我们去后山上看看地形好吗?”

徐翠说一声:“好!”接着,王群又把黄干叫来,三个人一起走出了区政府。

粮仓后面的山,是“长山”。由于旧社会讲迷信,怕坏风水,每个村庄圩镇的旁边,都有所谓的“长山”。这种山,长年不准任何人动上面的一草一木,因此,长年累月积下来的落叶,把整个山头遮盖住,甚至有的有数尺之深。

这座“长山”上,也同别的一样,山顶上生着许多又粗又大的松树,有几棵长在边上的,树身一直伸向粮仓的屋顶上。

王群、徐翠、黄干沿着山道走至半山,忽然看见一只老鼠,沿着垂向粮仓的松树枝疾驰而下,看样子,快要窜到粮仓里去了。王群马上从黄干手中要过步枪,对准小坏蛋,砰地开了一枪,老鼠立即应声而倒,落在瓦面上。

徐翠高声惊叫道:“打得好!”

站在一旁的黄干,左瞧瞧,右看看,对这位年轻的区长看得出了神:像他这样的年轻书生样子,要说懂得道理多,那是因为多读了几天书,可他怎么练来这么一手好枪法?想着想着,他由惊奇而羡慕,忍不住开口问道:“区长,你这好枪法怎么练来的,给我介绍点经验好吗?”

这问题,使王群回忆起他在参加革命初期,由于当时形势需要而进行的一场紧张练枪运动的情景:

那是他参加革命不久的一个夜晚,为了配合一次大的战役,他同区中队一起去打伏击,堵截国民党主力十一师,阻止他们通过一座桥,等待分区独立团与主力部队的到来。当时敌人的先头部队是该师有名的便衣营。这个营是全副美式装备。敌人当时急于通过那座桥,又明知堵击他们的是地方武装,就仗着他们的优势装备,在照明弹照得如同白昼的桥头边,肆无忌惮地一次又一次地企图过桥。结果,区中队的几十条步枪,硬是把敌人顶回去了。在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敌人所以过不了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区中队的神枪手马排长的枪法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王群亲眼看到马排长打死十六个敌人,而他自己呢?却一个也没打中。等到主力部队赶到,王群同区中队一起撤下来时,眼看着同他并肩作战而牺牲了的八位同志,忍不住掉下泪来。他当时想,要是大家都有马排长那样的好枪法,也许同志们不会有这样大的牺牲吧?于是,他咬牙切齿地暗自对天宣誓:苦练一百天,做到枪不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