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巴巴洛沙:轮到了俄国(第4/21页)

十六日,里宾特洛甫打电报给舒伦堡,要他拜访莫洛托夫,并「随便」通知他说,德国将取道芬兰向挪威北部派遣援军。几天以后,九月二十五日,纳粹外长向驻莫斯科的大使馆发出了另一份电报,这次是发给代办的,因为舒伦堡已回德国休假了。这是一封十分机密的电报,上面写有「绝密——国家机密」字样,电报指示说,只有在第二天代办通过电报或电话从柏林收到一个特别的暗号后才可以执行电报中的指示。

他要通知莫洛托夫的是,「在今后几天中」,日本、意大利和德国将在柏林签订一个军事同盟条约。这个条约不是针对俄国的——一项具体的条款将说明这一点。

(里宾特洛甫说)这个同盟完全是针对美国战争贩子的。毫无疑问,像通常一样,在条约中不能明确地这样说,但是可以从条约的条款中明确无误地推断出这一点——它的唯一目的是使竭力要求美国参战的那些分子恢复理智,办法是确凿地向他们表明,如果他们参加目前的斗争,他们自然就得把这三个大国作为敌人来对付。

这个冷冰冰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对德国人已疑窦丛生,当代办瓦尔纳·冯·提伯尔斯克希在九月二十六日晚上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是极为怀疑的。他立即说,按照莫斯科条约的第四条,在这个三国军事同盟签订之前,苏联政府有权看到这个同盟条约的全文;他又说,这包括「任何秘密议定书」的全文在内。说这话时,他对于条约细节表现了学究式的追根问底的态度,这是使得跟他谈判的一切人,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感到讨厌的。莫洛托夫还希望更多地了解德国同芬兰签订的关于通过那个国家调动军队的协议,他说,他主要是通过报纸,包括合众社从柏林发的一条电讯在内,得到这个消息的。莫洛托夫又说,在过去三天中,莫斯科收到了关于德国部队在至少三个芬兰港口登陆的消息,「而德国却没有把此事通知它」。(莫洛托夫继续说)苏联政府希望得到关于军队在芬兰过境的协议的全文,包括协议的秘密部分在内——并希望得知协议的宗旨何在,针对何方,要达到什么目的。现在必须安一安俄国人的心了,即使愚钝的里宾特洛甫也能看出这一点。因此在十月二日,他把他所谓的同芬兰签订的协定全文用电报发给莫斯科。他还重申,这时已经签订的三国条约并不是针对苏联的,并且庄严宣布「没有任何秘密的议定书,也没有任何秘密的协议」。十月七日,里宾特洛甫指示提伯尔斯克希「顺便」通知莫洛托夫,德国将要派遣一个「军事代表团」到罗马尼亚去。里宾特洛甫得到莫洛托夫对这个进一步的消息的怀疑的反应(这位外交人民委员要求知道:「你们将要向罗马尼亚派遣多少军队?」)后,十月十三日写了一封长信给斯大林,企图消除苏联对德国所抱的不安情绪。

可以预料,这是一封既愚蠢又傲慢的信,它充满了胡言乱语、谎言遁辞。它把这次战争和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后果都归咎于英国,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场战争已被我们打赢了。现在只是英国还要多久才会——承认失败的问题。」德国在芬兰和罗马尼亚所采取的针对俄国的行动和三国条约都被说成是对俄国的真正的恩典。同时,英国外交人员和英国特务正在设法在俄德之间挑起纠纷。为了挫败他们的企图,里宾特洛甫问斯大林,为什么不派莫洛托夫到柏林来,以便元首可以「亲自说明他对于今后建立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的意见」?

里宾特洛甫狡猾地暗示了这些意见是什么:就是在这四个极权国家之间瓜分世界。

(他说)看来四大国——苏联、意大利、日本和槽国——的任务是采取一个长期的政策——在世界规模上划分它们的利益。

着重体是里宾特洛甫自己用的。

莫斯科的德国大使馆在投递这封信方面有一些拖延,这使里宾特洛甫大为震怒,他向舒伦堡发出了一封愤怒的电报,要求知道为什么这封信到十七日才送出去,「鉴于信件内容的重要性」,为什么没有递交给斯大林本人——原来舒伦堡把它交给了莫洛托夫。斯大林在十月二十二日用异常亲切的口气作了答复。他写道:「莫洛托夫承认他有义务到柏林对你进行访问。他现在接受了你的邀请。」斯大林的亲切一定只是一种伪装。舒伦堡在几天以后打电报给柏林说,俄国人抗议德国拒绝向俄国人运交军用物资而同时却向芬兰运送武器。舒伦堡通知柏林说:「这是苏联第一次提到我们向芬兰运送武器。」他乘车沿菩提树下大街前往苏联大使馆,在我看来,他很像一个勤苦的乡下小学校长。但是为了在克里姆林宫的你死我活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他一定有一套办法,德国人夸夸地谈论让莫斯科得到俄国长期梦寐以求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内尔海峡,而他们将占有巴尔于的其余地方: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

我在一九四○年十一月十二日那天在柏林写的日记就是这样开始的。德国人夸夸的谈论,仅就谈论而言,是一点也不含混的。今天,我们对于这一次奇怪的和后来证明是关系重大的会议了解了更多的情况,这是由于缴获了外交部的档案。我们在这些档案中找到了德国人所记载的这两天会议的秘密记录,除了一份以外,全是由无所不在的施密特博士所记的。

在十一月十二日上午两位外交部长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里宾特洛甫的情绪像他一贯那样极为冷淡和傲慢,但是莫洛托夫很快就看穿了他,明白了德国玩的是什么把戏。里宾特洛甫首先说,「英国已经被打败,它什么时候最后承认失败,现在只是时间问题了——大英帝国现在已经开始完蛋了」。不错,英国希望从美国得到援助,但是「美国参战对德国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德国和意大利决不会再允许一个盎格鲁一萨克逊人在欧洲大陆登陆——这根本不是军事问题——因此,轴心国现在并不考虑它们怎样能够赢得这次战争,而是考虑它们能够如何迅速地结束这场已经打赢了的战争」。里宾特洛甫解释说,情况既然是这样,现在是俄、德、意、日四国来确定它们的「利益范围」的时候了,他说,元首已经得出结论,认为所有这四国都自然地要「向南」扩张。日本已经转向南方,意大利也是这样,而德国在西欧建立了「新秩序」以后,将在「中非」(竟在这里!)找到它的另外的生存空间,里宾特洛甫说,他「不知道」俄国是不是也要「转向南方,寻求通往海洋的天然出口,这种出口对它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