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保卫常德(第5/9页)

“弟兄们,我们要对得起那上百万已经壮烈殉国的兄弟,要对得起被日寇残酷屠杀的中国人民,要对得起被日寇践踏的中华大地!我们报效国家的机会到了!我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虎贲!”

“无敌!”

“虎贲!”

“万岁!”

57师官兵们震天的呼喊冲破云霄,直上九天……

战斗很快就打响了。

当一颗炮弹带着刺耳的哨音,在指挥所旁边炸响的时候,老旦从头到脚都感到了一阵寒意,竟然下意识地想要抱着头蹲下。他的头皮紧绷绷的,五官都被冲击波扯得生疼,象是浆洗过的麻布。下半身莫名其妙地嗦嗦发抖,泛起一阵呼之欲出的尿意。一个老兵正在不远处点烟,那老兵的手稳当得如同做针线活儿,老旦羞愧得要用手去捂自己的脸了。离开战场久了,原先那股不怕死的劲头打了折扣,顷刻间,安定悠游的田园生活记忆,立刻被几颗炮弹炸得无影无踪了。他使劲挤了挤针扎一般麻木疼痛的脚趾头,扶了扶军帽,弹掉落在肩头的泥土,偷偷地深吸了几口气,终于感觉到血液又开始在周身涌动。熟悉的炸药味道和炮弹掀起的泥土气息,战士们哗啦啦拉响枪栓的撞击声,让他渐渐感到已经身临其境,象是回到了过去一样。没过多久,他就有种仿佛从未离开过战场的感觉了,在黄家冲神仙般安闲的日子和在斗方山与阿凤共度的那个地动山摇的夜晚一样,不过是梦里划过的一道美丽的闪电,如今的枪林弹雨,军号马蹄,以及即将光顾自己或者身边弟兄的死神,才是自己要真实面对的生活。

两架鬼子飞机肆无忌惮地从隐蔽的指挥所上空飞过,扫下一阵密集的弹雨。老旦甚至看见了飞机上那两个瘦小的东洋人皮帽子下面精悍的脸,其中一个还留着滑稽的仁丹胡。想到鬼子飞行员夹着裤裆挤在窄小的飞机舱里,要象自己这般尿紧那该咋办哩?老旦突然走了神,自觉有些好笑,竟忘了低下身来去躲那如同犁地一般的弹雨,旁边的顾天磊猛地将他扑倒在地。几颗机枪子弹将指挥所打得乌烟瘴气,那张从百姓家搬来放地图的八仙桌被打成了碎块,电台也被打成了零件。老旦懵头懵脑地站起身来,看到了顾天磊那奇怪的眼神,再看看四周,指挥所里的人好在都没有受伤。

“日你妈的!鬼子要上来了!电话坏了,通讯兵!你去给陈玉茗带个话,顶得硬一点,多扔点手榴弹,第一波鬼子肯定会象疯狗一样往上硬冲的,不能让鬼子尝到一点甜头!另外,让他们注意和旁边的5连阵地呼应,别让鬼子钻了裤裆跑过来!”

说来也怪,当自己在刚才那一刹那之间与死亡擦身而过时,那种紧绷绷的感觉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这不是很熟悉么?回来了,俺老旦又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了……他感觉到心跳已经慢了下来,心底甚至浮起一种激动,他要带领着这支准备充足的部队坚守这片阵地,续写自己的传奇了!他拿起望远镜,向连队防守的一线阵地望去。鬼子的炮弹象鞭炮一样在陈玉茗和大薛防守的前沿阵地上炸响,阵地被笼罩在一片混浊的烟尘之下,周围那些不结实的民房纷纷在炮火中成为废墟。鬼子飞机扔完炸弹刚掉头离去,望远镜里就出现了血红呲拉的膏药旗、黑绿色的钢盔和鬼子雪亮的刺刀。

鬼子冲锋了!

“用迫击炮轰一下敌人的队形!预备队准备!”

顾天磊一边观察着前方阵地一边下着命令。他方才对老旦的迟钝反应颇为费解,见了敌机扫射为何不躲呢?惩英雄?看着又不象,没打过恶仗的军官才会这样干。莫不是老久不上战场有点发懵吧?现在,他总算看到老旦镇定自若地在观察前方阵地了。几颗在不远处爆炸的炮弹崩来很多弹片和碎石,打在用来伪装的树枝上沙沙地响,也有不少弹到他俩身上的,老旦竟然一动不动。指挥所离前沿阵地太近了,可老旦坚持要设在这里,昨天为这个顾天磊还和老旦争了好一会儿。照顾天磊对鬼子的了解,一旦被鬼子飞机发现这里是个指挥部,立刻就会招致一顿毁灭性的炮火覆盖,鬼子的炮弹可不象国军这么金贵,动不动就是几百发。但老旦习惯了看着兄弟们作战,是攻是守都要瞧在眼里。老旦安排两个预备队——粱文强带的3排和赵海涛带的4排都在前面150米距离的深壕里,朱铜头的警卫排也在右边的隐蔽带,一个招呼打过去,一两分钟就可以冲到阵地上去。

在血战长沙时,顾天磊总结到了一些经验,鬼子在阵地战上极具优势,其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远胜于国军。炮兵方面,日军的炮兵射击精度高,反应也极迅速,这和鬼子地图的精确与前沿观察哨的认真是分不开的。空军方面,日军有亚洲最为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国军的苏制和美式老飞机远不是零式战斗机的对手,鬼子的轰炸机可以用各种高难姿势俯冲轰炸扫射,国军及其薄弱空防力量根本无法阻止日军的炸弹准确击中目标,这对国军的地面部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慑。陆军方面,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分队协同作战能力也远在国军之上,一个日军的联队,相当于国军的一个团编制,却往往可以在空军、炮兵和情报部门的配合下,击跨国军一个师的防线,甚至全歼该师,这种例子在淞沪会战时比比皆是。当然,中国一线作战部队在屡败屡战中也总结出很多战斗经验,在对抗鬼子的集束冲锋时,一味的死守也不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冲锋和肉搏战,让鬼子强大的火力增援起不到作用,即使三个国军士兵才能拼掉一个鬼子,也是值得的。

顾天磊对老旦的军事指挥能力有些怀疑,这家伙看来是干过一些硬仗,但是他的这套死守打法行么?再想想常德弹丸之地,没有什么作战纵深,后面就是设在东门的31团和169团团部了,老旦把指挥所设在四铺街这里,勇气固可嘉,可是思虑不足,指挥所一旦被拔掉,前沿也就失去指挥系统,鬼子突破这样的防线可谓易如反掌。“虎贲”和鬼子可耗不起兵力,反冲锋或许正中鬼子下怀。顾天磊只黑着脸,不过他一时也提不出更好的建议。

事实上,常德战役半个月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实战情况与顾天磊预想的还比较一致。常德外围的深沟壁垒很快就被鬼子突破,鬼子虽然是长途奔袭而至,但是战斗力丝毫不减。常德守军费了两个月工夫修起来的碉堡和工事,半个时辰就被炸得七零八落。每个战斗序列在和鬼子打照面之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伤亡减员。战士们顶着炮火冲到敌人的冲锋队伍里,这几乎成了让鬼子炮兵停火的唯一办法,于是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要以肉搏的方式来捍卫。防守外围阵地的两千多人,只剩下几百人了。大片的防线落入了鬼子手中,东洋人大摇大摆地将他们的平射炮推在前面,慢条斯理地放,炮弹几乎贴着地面四处乱飞。不知为什么,57师没留下几门重炮,连队里的小钢炮也极其有限,那炮弹更是恨不得掰开瓣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