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奥尔良女巫” 14291435(第5/5页)

1434年,英军开局不错,阿伦德尔伯爵在安茹、曼恩至卢瓦尔河一线的军事行动取得了可喜成果。塔尔博特勋爵——英军用波顿·德·桑特雷耶把他交换出来——更加成功,占领了吉索尔、茹瓦尼、博蒙、克雷尔、克莱蒙和圣瓦勒里。但斯凯尔斯勋爵和威洛比勋爵没能击败圣米歇尔山顽强的守备军。

随后,贝德福德公爵收到巴黎商会会长来信,说若他不立即赶回,首都就要失陷。7月,贝德福德回到巴黎,收到诺曼底农民起义、反抗英国守备军的消息,卡昂和巴约也受到了威胁。这次起义是由理查·维纳博的暴行(详见第8章)激起的,他在法莱兹附近的维克村屠杀了整个村的村民。贝德福德从三级会议得到一笔特殊拨款,组织了一次全面军事行动,将维纳博同副手沃特豪斯一道俘获,带往鲁昂绞死。贝德福德希望以此平息农民的情绪,但在8月,又一个英国劫掠队在迪夫河畔圣皮埃尔(Saint-Pierre-sur-Dives)犯下了相似的暴行。农民继续战斗,用贝德福德发给他们自卫的武器反抗英国人。最终,贝德福德镇压了起义,但英占法兰西核心地区民众的敌意无疑是对英国统治的重大打击。

贝德福德公爵急需更多的钱。他召集诺曼底三级会议寻求帮助,会议同意拨给他34.4万图尔里弗尔,比以往的数额都要大,但这还远远不够。单守备军每年就要花掉25万里弗尔,此外还有镇压农民起义的花销——他们必须向负责打仗的阿伦德尔伯爵及其军队支付薪金。在离开英国前,贝德福德就向御前会议提交了一份悲观的报告,指出“战争的压力”把农民逼上“极端贫困的境地,他们很快就要无法忍受了”,因为农民不敢耕种土地、打理葡萄园、畜养牛羊。即便如此,贝德福德也没有绝望,他强调英法二元君主国的法国部分总体上是忠于亨利六世的。“在我掌管那里的这些年里,我发现陛下的大部分臣民都愿意且渴望保持对陛下的忠诚。”他建议采取三项积极的措施。一是将兰开斯特公爵领的收入(虽然兰开斯特公爵领也属国王所有,但这项收入独立于王室收入)用于在法国前线作战,尤其是用于供养200名重装骑士和600名弓箭手。二是将加莱守备军和加莱军团(Calais March)整合起来,组成一支流动预备军。三是若前两项建议得到采纳,贝德福德将从自己的财产中拿出一部分,维持另一支200名重装骑士和600名弓箭手组成的部队。

12月,贝德福德回到巴黎。这时英军的处境更加糟糕,严冬已经降临——“大雪日日夜夜下个不停……从来没见过如此冰冷刺骨的霜雪”。葡萄藤和果树都冻死了。葡萄酒、面粉和所有食物都贵得吓人。城市人口锐减,留下的空房子被拆掉用作柴火。1435年2月,贝德福德最后一次离开巴黎。

勃艮第公爵已准备停止对英国人的支持。他极力避免表现得不忠诚,其律师在《特鲁瓦协定》中找到了一句在法律上模棱两可的话:他们说,如果亨利五世直接继承了法国王位,就可以把王位传给后代,但他的儿子却不能直接从查理六世那里继承王位。④ 1435年2月,勃艮第公爵腓力在内维尔会见波旁公爵和其他王太子派领袖,双方愉快地决定当年夏天在阿拉斯召开勃艮第人、王太子派和英国人三方会议,商定全面解决方案。

菲利普·孔塔米纳⑤ 认为,百年战争期间召开的会议与战役、包围战和“骑行劫掠”一样多。这些会议通常在边境城镇召开,例如勒兰冈、格拉沃利讷,或者在某个中立城市举行,如阿维农,但有时也会在争斗的某一方境内,甚至在伦敦或巴黎。双方代表团通常由拥有王室血统的贵族率领,包括一大群官员和仆从,随团携带一车队的家具、金银餐具和粮食。除圆桌会议之外,还要举行正式的拉丁文演讲、公共宴会和私人会见。

8月阿拉斯会议召开时,贝德福德在鲁昂病得很重。他已准备让出一部分土地,但在侄子亨利六世继承法国王位这件事上绝不松口。英国使团接到其命令,表示继位一事太过神圣,不容商讨——亨利的权利来自上帝。贝德福德还坚持诺曼底属于亨利六世,而不是作为封土受封于查理七世。在长达6个星期的辩论中,勃艮第公爵腓力总是争得满脸冒汗。9月5日,博福特枢机主教率整个英国使团离开阿拉斯,三方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英国人有理由怀疑,“查理和勃艮第公爵正逐渐勾结在一起”。

就在一个多星期后的9月14日,贝德福德公爵约翰在鲁昂去世了。“生来高贵,睿智、开明,受人敬畏和爱戴”是“巴黎市民”赠予他的墓志铭。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贝德福德是一位极有天赋的政治家和军人,却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无谓的事业中。不过贝德福德是很有机会成功的。王太子差一点就退位了,如果他退位,那么瓦卢瓦王朝下一位继任者就是奥尔良公爵查理,而他正被囚禁在英国。此外,如果勃艮第公爵腓力能更加清醒一点,他就会发现英国人是他最好的盟友,因为一个强大的瓦卢瓦王朝必定要摧毁勃艮第这个独立“王国”。贝德福德公爵用有限的资源构建的这个体系非常牢固,在他死后仍继续维持了15年。毫无疑问,他是一位非常伟大、杰出的盎格鲁-法兰西人。

贝德福德葬在鲁昂圣母大教堂高坛中的一座漂亮的坟冢里,这是他生前最喜爱的一座城市。多年后,有人向查理七世之子路易十一世提议摧毁贝德福德的纪念碑。路易回答道:“在他生前,无论我父亲或你父亲竭尽全力都无法使他退让一步……就让他在此安息吧。”他还补充说:“让贝德福德葬在我的领土内,于我是一种荣耀。”贝德福德的坟冢早已湮灭无存,但他的尸骨仍埋葬在鲁昂大教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