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克雷西 13401350(第6/8页)

号角与战鼓齐鸣,热那亚十字弓手排成一列横队,前进至英军前方150至200码范围内。这时,一场短暂且猛烈的雷阵雨几乎让他们浑身湿透。当热那亚人开始卸下方镞箭准备射击时,英国弓箭手已抢先一步射出了箭,速度如此之快,“就像下雪一般”。热那亚人背负着沉重的装备,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极有可能在路上就已经丢弃了十字弓手在装载箭支时通常使用的防护大盾。这支热那亚前军非常脆弱,立时在密集的箭雨下纷纷倒地,这种滋味他们可从未尝过。他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而落日恰巧穿过乌云重新出现,阳光晃得他们睁不开眼,幸存者们开始四散逃跑。这一阶段的战斗可能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

阿朗松伯爵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认为热那亚十字弓手都是临阵脱逃的胆小鬼,于是呼喊道:“驱马上前,踩倒这群挡路的乌合之众!”他麾下的重装骑士立即响应号召,发起冲锋,队形依旧凌乱不堪。可怜的热那亚十字弓手被马蹄踩踏,发出阵阵哀号,后面的法军以为英军正在被屠戮,也纷纷向前挤过来。结果,法军在坡下挤作一团,场面十分混乱,而英国弓箭手在坡上严阵以待,百发百中,几乎没有浪费一支箭;每个人都瞄准了目标,羽箭穿过盔甲,射穿了骑士的脑袋和身体,马匹发疯似的乱窜乱撞。有的马在慌乱中脱缰而逃,还有一些高高抬起前蹄,或转过身背对着敌军。“呼喊声震天动地,”让·勒贝尔写道。他曾经同战场亲历者交谈过,他记载道,当时马尸一具具堆叠起来,就像“一窝凌乱的猪仔”。

可以肯定的是,爱德华的枪炮也加剧了现场的混乱。至少有一名编年史家记载,爱德华的火炮——他仅仅提到了3门——让马群惊慌失措。这些大炮作为武器可能并没有什么大用,但它们发出的声响和烟雾一定让那些从没见过大炮的人感到害怕。

出人意料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一些法国骑士冲到了英军阵前,却被英国的士兵用剑和战斧砍倒了。或许就是在这时,或不久之后的另一次冲锋时,16岁的威尔士亲王被撞下马。他的掌旗官理查·德·博蒙特做出了一件惊人的壮举:他用威尔士旗盖住王子,奋力赶走袭击者,直到王子能够重新站起来。弗鲁瓦萨尔据此写了一个传奇故事:当时王子的同伴向国王寻求帮助,爱德华却拒绝了。“让那个男孩自己赢得胜利,上帝保佑,我希望他拥有全部的荣耀。”但另一个编年史家乔弗里·勒贝克说,事实上爱德华的确挑选了20名骑士去解救自己的儿子。这些骑士发现,王子和同伴们靠在剑和戟上休息,在一大堆尸体面前静静等待敌军的下一次冲锋。

其中一位冲到英军阵前的将领是波西米亚的盲人国王约翰。他命令仆从骑士带他一起冲锋,“这样我就可以用自己的剑刺向敌人”。这一小队人马用缰绳互相绑在一起,想办法冲过了英国弓箭手布下的防线,向重装骑士发起冲锋。波西米亚人同他们的国王一起倒在阵前,只有两人砍断缰绳逃了回去,向法军报告发生的一切。第二天,他们的尸体被找到时,仍然紧紧绑在一起。威尔士亲王被这位老国王的英勇感动,他将国王的徽饰“三根羽毛”和其上的座右铭“我尽忠职守”(Ich dien )当作自己的徽饰与座右铭 。

法国军队共发起了15次冲锋,“从太阳落山直至后半夜”。在英军的箭雨下,每次冲锋都在混乱中开始、在混乱中结束。弗鲁瓦萨尔说,不在现场的人根本无法想象,更无法描述这混乱的场面,尤其是法军毫无组织和纪律的乱象。威尔士和康沃尔刀斧手将这场杀戮推上顶峰,他们“砍杀了许多倒在地上的人,无论是伯爵、男爵、骑士,还是扈从”。法军发起最后一次冲锋时已届深夜,四下一片漆黑。那时法军已经不剩多少骑士了——除倒在战场上的人之外,还有许多人趁夜幕降临悄悄逃走。腓力脖子上中了一箭,坐骑也战死了至少一匹。他在绝望中发起最后一次冲锋,发现自己只能召集到约60名重装骑士。埃诺伯爵拉住国王的缰绳,劝他离开战场:“陛下,时候到了,从这里撤退吧!不要如此自暴自弃,这次输了不要紧,下次您还能东山再起。”他们骑马奔向6英里以外的拉布罗耶城堡,到达城堡时只剩下6个人。腓力向城堡主大喊:“快打开城门,这就是法国的命运!”国王只停下喝了口水,又连忙在星夜下赶路,在亚眠找到了更安全的栖身之所。

夜已深了,英军还不知道自己的攻击造成了多大伤亡。他们在原地睡了一觉,因免遭灭顶之灾而如释重负,虔诚地感谢上帝保佑。英军一方的伤亡还不到100人。第二天一早起了很大的雾,“人看不到周围一英亩地以外的任何东西”。爱德华下令禁止追击,派出一支由500名重装骑士、2000名弓箭手组成的侦察部队,由北安普敦伯爵率领。这支队伍很快遭遇了一些地方武装,随后又遇到一些来晚了的诺曼底骑士。北安普敦伯爵很快击退这些残余军队,杀死了很多人。爱德华这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获得大胜,命传令官清点尸体。他们发现了1500多具领主和骑士的尸体,包括洛林公爵、阿朗松伯爵、欧塞尔伯爵、布拉蒙伯爵、布卢瓦伯爵、佛兰德斯伯爵、弗雷伯爵、格朗普雷伯爵、阿尔库尔伯爵、圣波尔伯爵、萨尔姆伯爵和桑塞尔伯爵。弗鲁瓦萨尔或许夸大了法国军队中“普通士兵”的阵亡数字,但事实上肯定超过了1万。

爱德华打赢了西欧历史上的一场大胜仗。在克雷西战役之前,人们很少将英国人看作军人,认为法国拥有欧洲最强的军队。从战术和军事技术上来看,这场战役等同于一场军事革命,火药战胜了冷兵器。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成为基督教世界中最有名的军事指挥官。

然而,爱德华也没有能力再把胜利往前推进一步。尽管腓力的军队已被摧毁,爱德华仍不敢率领疲惫的英国军队进攻巴黎。8月30日,他率军向海岸进发,想要占领一个港口。他选择加莱作为目标,并在9月4日抵达这里。加莱距佛兰德斯边境只有几英里,是距英格兰最近的海港。很快,英国舰队带来了补给和增援,把受伤的士兵连同战俘、战利品一起带回英国。爱德华本以为能毫不费力地拿下加莱,却发现该城的防御比他想象的还要坚固——加莱周围都是沙丘和沼泽,无处安放攻城器械,深邃的沟渠也使挖掘攻城隧道失去了意义。此外,让·德·维埃纳——一名英勇的勃艮第骑士——率领着一支顽强的守备军,决心在冬季来临前死守城镇,直到英国人被迫撤退。但爱德华拿下加莱的决心也同样坚定,他修建了很多小木屋,让军队得以过冬。让·勒贝尔说,爱德华“将小木屋整齐排列,布局犹如一条条街道,他还找来芦苇和干草盖在屋顶上,整个区域就像一个小小的城镇”。这个“小城镇”甚至还有赶集日,生意十分红火。很多英军士兵死于疾病,但其余的人在严酷的寒冬中继续围困加莱,破坏了城外约30英里范围内的乡村地区。春天到来时,爱德华又从英国召来更多援军,防止腓力趁机解围。英国议会非常配合,为远征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到1347年,聚集在加莱附近的英军达3万多人。这是军事管理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英国人不仅要把援军运过海峡,还要运送养活这一大支军队的大量的粮食和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