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清音心头狂跳,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他一个天阉男,这个老头不一定就是当年顾安追查的那个人,但清音有预感,多重巧合同时出现,或许就不是巧合,而是事实。

为了不引起王双强的好奇,以免打草惊蛇,清音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很自然的岔开,又聊了几句,等他离开,自己立马开车回家。

顾安正在帮顾妈妈摘干豆角,秋天来了,院里的豆角都干透了,叶子落光了,这几天留出来的豆角就作种子,明年春天继续种。

“上面,高处,把最大那两根摘下来,这作种子最好。”顾妈妈够不着,就在旁边指挥着。

顾安摘完豆角,又把她晾晒在屋顶筛子里的辣椒、南瓜、茄子等各种种子收下来。

顾妈妈不喜欢去外头买那些筛选过的,她觉得自己就能选种,每年家里种出来的蔬菜都吃不完。

“顾安你来一下。”

顾安洗洗手,把挽到肘弯的袖子放下,“怎么?”

“你还记得那年在厂里老鼠洞发现的事吗?”

顾安立马严肃起来,将门关上,“意思是刘国栋,哦不,李家才有线索了?”

是的,这么多年了,他依然记得那人的化名。

清音不确定,把今天的事说了,“天阉男只是一个特征,并不代表就是他,但他一方面说自己是外省人,一方面又无意间流露出对书钢这一带很熟悉,你不觉得很可疑吗?”

顾安点点头,从书架上找出几张泛黄的纸,那是当年他为了追查此案做的笔记,上面的鬼画符只有他一个人看得懂,“晚上我要出去一趟,不用等我。”

果真,两分钟后就听见车子发动的声音。

清音对这个案子一直放不下,因为这算是她第一次通过自己发现的线索,当时知道能查到间谍,她还格外兴奋,总觉得穿越一次也值了。对于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这真的是一件值得炫耀三天三夜的大事。

可这么多年过去,再也没有这个人的音讯,她甚至怀疑过,他是不是已经死了。

“安子怎么又出去了?”顾妈妈围着围裙,正准备做饭。

“说是想起单位还有点事,晚饭让咱们不用等他。”

顾妈妈今天打算做火腿土豆焖饭,这还是清音教她的,土豆、胡萝卜、火腿丁和着新鲜软糯的米饭一起,放小砂锅里,用小火焖上,一会儿闻到香味就能吃了,上面的米饭软糯,底上还有一圈金黄色的锅巴,实在是美味极了。

底上的锅巴是抹了猪油焖出来的,吃起来又香又脆,每次顾妈妈都留给清音吃。

再下着一碟小咸菜,婆媳俩简单又美味的一餐就好了。等鱼鱼下晚自习回来,看见还给她留了一小碗,当即斯哈斯哈吃个精光。

自从长成大高个后,家里每晚都会给她准备一点营养健康的宵夜,吃完看会儿书,洗漱一下再睡觉也不担心会积食。

顾安一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回来,进门就叫饿,幸好今天清音猜到他会回来,告诉顾妈妈提前做了他的饭,俩人在厨房边吃边聊。

“怎么样?”

顾安大大的扒了一口饭,又吃了两片回锅肉,迅速咀嚼几下,咽下去,喝口水,才说:“你猜小喜村那个矿是什么矿?”

“不是煤矿吗?”

顾安轻笑一声,“我一开始也以为是煤矿,所有人都下意识的这么以为,结果人家是开采锂矿的。”

清音心头一动,锂矿,她知道啊,后世的人都知道锂电池,新能源啥的,但在这个年代,她和她身边的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说明目前这还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珍贵的金属矿藏。

“我向陈老请教过,目前锂矿主要用于提取金属锂,用作核聚变反应堆的冷却剂,火箭飞机的高能燃料,还有天文望远镜上的透镜。”

“啊?!”清音震惊,她以为就是用来做电池的!看来还是自己孤陋寡闻了呀!

“你知道目前使用锂矿最多的国家吗?是R国。”顾安扯了扯嘴角,继续扒拉一大口饭,下着菜,这下没有一开始那么快了,似乎是在等清音慢慢消化这个消息。

“那个矿,其实是国营的,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从附近村民里招聘工人进行非保密工作的作业,王双强自己老实巴交的,他到底在做什么工作都不知道。”

清音咽了口唾沫,“但李家才知道,并且就是奔着锂矿去的。”

顾安点点头,他目前查到的也是这样,不过他并不打算打草惊蛇,既然知道他在哪里,那就不怕他跑,顺便放长线钓大鱼,等他哪天跟上线联系,那将是大大的收获。

要知道,跟以前顾安抓过的那些虾兵蟹将比起来,这是条真正的潜水大鱼,他在龙国境内从事间谍活动的行径最早可追溯到解放初期,这都解放三十年了,他静默了这么多年,重新启动这枚棋子,动用的关系网肯定非同一般。

要是顺利,顾安这次能连根拔出整条线上的鱼。

所以,他吃饭都特别带劲儿!

清音好笑,“你慢点吃,知道就行,记住自己安全最重要,千万别暴露自己。”

“嗯。”

他迅速吃完饭,把碗随便一刷,又溜了,顾妈妈没有再念叨,她也心疼儿子啊,吃顿饭跟狼吞虎咽似的,也不知道在外头是饿成啥样。

真是可怜的哟!

接下来几天,清音很少能看见顾安,即使看见,也只是匆匆一眼,然后各忙各的。到了约定好的日子,清音自己一个人去赴约,让顾妈妈留家里,万一到点儿鱼鱼没回家,她得上心去接一接。

为了显得正式,她特意穿上一件白衬衫和西装裤,把衬衫扎进黑色西装裤里,再搭一双中跟黑皮鞋,头发扎成一个高马尾,显得年轻不少。

她经常锻炼,体型匀称,不瘦也不胖,面色红润,双眼明亮,一看就是很健康很有活力的中年人。刚走进约好的饭店,元卫国和蒋腾飞就站起来,请她落座。

“这位就是我一直给你说的清医生,妙手回春,现在还是和善堂药厂的老板,年轻有为啊。”

经元卫国介绍,特意没说书钢医院和批发市场的摊子,毕竟跟今晚的饭局没多大关系,双方正式认识之后,饭菜也上了,三人就一边聊,一边吃。

因为清音不喝酒,他俩也没喝,蒋腾飞先恭维了清音一番,夸她让和善堂起死回生,现在俨然成为书城市第一大民营药厂。

“蒋厂长过誉了,我们厂也就是混个温饱,民营第一大厂可不敢说,千万使不得。”

“是清老板谦虚了,贵厂的盛况,大家有目共睹。”

然后顺势一转,说到他厂里的困境,“不瞒清老板说,看着你们红红火火,我们这老邻居真是如坐针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