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这观光火车不长, 也就连着五个乘客车厢,据说还可以接货运车厢,不过这条专线是修来骗乘客花钱体验的,类似于江夏观光小火车, 所以暂时没有改接货运车厢的打算。

第一趟空车试运行进行得很顺利, 随着车头吐出浓浓的烟雾,车头拉着几节车厢轰隆隆地起步。

由于蒸汽驱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水, 所以车头后面就是装得满满当当的煤水车。

光是这截车厢的重量, 便抵得过满客运行的重量了。

离得比较近的围观群众仰头看着这一庞然大物, 心中莫名生出一丝惶恐来:这样的大家伙,真的能自己动起来吗?

要是一不小心挡在它前面了, 恐怕会把他们碾得粉身碎骨吧!

不过这东西可是府衙造的, 是他们的府君琢磨出来的。他们现在能生活得这般有滋有味, 全是因为有府君在!

府君造出来的大宝贝, 怎么可能是怪物!

这么一琢磨,众人便追着那跑起来时发出巨大响声的火车高声欢呼起来, 声音居然能盖过火车那尖锐的啸响传到城墙之上。

刘彻的心情也有些激荡。

等到火车消失在视野里之后,他还用望远镜一一扫过民众欢欣鼓舞的神情。

直至连那堆围观群众都循着铁道一路跑远了, 刘彻才放下望远镜问霍善:“这火车准备叫什么名字?”

霍善一愣, 没想到还有起名这一出。

他回忆了一下,后世那些火车好像也全都有自己的名字来着。

第一辆火车叫什么来着?似乎叫旅行者号!

霍善麻溜说道:“霍小灰号!看看这玩意,一路噗噗噗冒灰烟!”

刘彻:“……”

卫青:“……”

霍去病:“……”

陪同在侧的霍光忙开口补救:“不如叫元鼎号,往后别人一听便知道是元鼎年间造出来的, 好记。”

霍善对此倒是不执著, 元鼎号还挺好听的, 闻言点着脑袋说道:“也好。”

他还跟刘彻他们分享起自己给食铁兽幼崽起名的苦恼,又是黑又是白的, 真不好起名!而且他已经有霍小黑和霍小白了,可不能叫重了。

既然它长得丑丑的,不如叫它霍小丑吧。

霍光道:“它听了怕是会伤心的。你小时候被人说了几句不好听的得生好一会的闷气,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一它能听懂得多难过?”

霍善一向很听劝,见他叔都这么说了,便决定给食铁兽幼崽换个名字。

“它又有黑又有白,跟芝麻汤圆似的,就叫它霍小圆吧!”

霍善很善良地换了个名字。

霍光:。

虽然感觉没好到哪里去,但是,算了,反正只是毛茸茸的幼崽而已。

第一轮空车试运结束,接着就是载客试运,除去给霍善他们预留的专用车厢以外,其他车厢都已经由高价竞得火车票的人坐得满满当当。

以后再坐火车当然便宜点,可这是观光火车正式营运的第一天,谁不想赶早到车上见识一下?登上这一趟车,足够他们吹嘘几个月的!

霍光现在经验丰富得很,已经习惯性把所有第一轮对外发售的新鲜事物采取拍卖制。

今天的第一批火车票也是这样,全是价高者得,且拍卖会已经在六月提前举办完了。可以说是火车还没开,接下来一年的运行成本就收回来了!

当然,想要彻底收回研发成本还是有点困难的。

毕竟此前从来没有人造过这玩意,投入进去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不是一般的多。

还得是江夏郡府库殷实、矿产丰富——以及有太子本人在这边坐镇,要不然还真捣鼓不出这东西来。

这第一轮载客试运,刘彻和霍善还是没机会上去。

直至第一批乘客安全无虞地回来了,霍善才终于得以从城墙上跑了下去,迫不及待地跟嬴政他们会和去。

都已经稳稳当当地跑了两趟了,轮也该轮到他们上车了吧!

因为听说霍善这边要搞火车试运,所以这次人来得还挺齐的。

周围彻底清场以后,刘彻也在庞大的蒸汽火车边上见到了霍善那堆“朋友”。

像嬴政、苏轼这些他都是见过的,而诸葛亮、李世民却是没见过的。

按照大汉礼仪,平日里见到皇帝也不须行什么大礼,态度上过得去就差不多了。

诸葛亮几人皆是气度过人,一看便不是凡夫俗子,尤其是年纪最轻的李世民,那长相、那身量,看得刘彻颇为喜爱,登车前便与他多聊了几句,问李世民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一时间,在场读过《史记》和《汉书》的人齐齐朝李世民侧目。

李世民:“……”

你们那是什么眼神?都给朕收起来!

霍善倒是对此一无所察,他偷偷摸摸地把食铁兽幼崽揣在袖兜里,试图带这个新来的小伙伴坐一坐观光火车。

霍善正要若无其事地先溜上车,就被负责安检工作的宿卫拦下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到霍善身上。

霍善对上他舅公卫青看过来的目光,缓缓掏出自以为藏得很好的食铁兽幼崽霍小圆。

看看,这小家伙连爬都还不太会爬,它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众人:。

这小子什么时候把它揣过来的?

既然刘彻都没什么意见,霍善自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带着食铁兽幼崽入座。

这一坐到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车窗吸引了。

这车窗用的是……一片片的平板玻璃!

坐在里头视野那叫一个开阔。

刘彻是见过琉璃器具的,却没见过这么平整的一大片玻璃,要是自己处理政务的地方也装上这样的玻璃,视野不得比现在敞亮许多?

李世民他们的目光也被这东西吸引了,看来江夏郡这边的玻璃项目也出成果了,特意在这车厢上展示出来!

他们的工部效率难道还不如江夏郡这人单力薄的墨家?得抓紧了啊!

事实上墨家现在也算不得人单力薄,整个江夏郡的人力资源都握在霍善手里头呢。霍善一说要调人干点什么,司马迁他们就得忙忙碌碌地把人安排好,谁都不会耽搁。

谁知道耽搁的会不会是什么大项目?

他们虽然不擅长搞研发,但是他们会分析数据,知道这些东西会给江夏乃至于整个大汉带来什么样的变化,随着成果陆续摆到眼前,他们拨人拨钱都变得相当大方。

霍善作为只负责动动嘴的人,现在快乐地占了靠窗的位置,带着他怀里那只食铁兽幼崽凑在窗边往外看。

秋日晴空万里,一眼望去天色湛蓝,远处的山林葱葱郁郁,间或又染上点霜红与橘黄,好看得很。他看到不远处有片竹林,便对食铁兽幼崽谆谆教诲:“等你再长大一点,牙慢慢长好了,就要学会吃竹子!”他说完还好奇地让霍小圆把嘴巴张开给他看看,瞧瞧它现在有没有长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