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业余医学爱好者苏轼曾经说过, 文臣和武将各有各的用处,拿药石来打比方的话,那就是武将可以治病,但不能养生;文臣可以养生, 但不能治病。

所以出乱子的时候必须用武将, 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则更需要文臣。

大汉建立以后,天下需要好好喘一口气, 所以刘邦愈发器重萧何, 而对韩信却是……飞鸟尽, 良弓藏。韩信之死,最终也是萧何下的手, 所以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说。

那时候韩信在楚汉之争中立下的功劳无人能比, 不仅刘邦和吕后夫妻俩想到他就睡不着觉, 他自己也时常不满于现有的待遇, 最后落下那样的结局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若是朝廷没什么重大军事行动,一时半会确实没有地方安置韩信这样的名将。

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眼下的韩信还没来得及立下那种泼天功劳,只是稍稍在军中崭露头角而已。

既然霍善对韩信兴趣浓厚, 嬴政便让韩信这几天先跟着霍善, 等霍善走了以后再作进一步安排。

天上掉下个新陪玩,霍善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屁颠屁颠就跟着人家跑了。

嬴政父子俩看着霍善毫不留恋的背影,只觉这小子真是个没良心的, 随便来个人都能把他拐了去。

嬴政显然也跟刘彻一样, 有着“与其内耗自己, 不如责备别人”的帝王胸怀,很是不满地对扶苏说道:“你看阿善都不亲你这个兄长, 肯定是你对他不够好。”

扶苏能说什么,扶苏只能乖乖告罪。

一开始他也觉得嬴政对这个凭空冒出来的弟弟好得过分,直至……霍善掏出造纸术、印刷术、各种农田水利及工业生产技术,再掏出棉花、番薯、番椒等作物……

随着这些东西推广开去后带来好处越来越大,扶苏就开始担心了:自家弟弟哼哧哼哧从师门里搬这么多东西回来,不会被忍无可忍的师长逐出师门吧?

扶苏私底下也跟霍善聊过这一点,霍善一脸骄傲地表示他可是师父最喜欢的大弟子,绝对不可能发生逐出师门这种事。

对于嬴政对霍善的新任命,扶苏是半点意见都没有。他还问嬴政要不要给霍善刻个专属官印,以霍善爱嘚瑟的性格,他应该很喜欢这种东西。

嬴政很满意扶苏的周全,点着头说道:“你让人给他弄一个。”

扶苏就去忙活了。

另一边,霍善并没有立刻拉着韩信去钓鱼,而是跟韩信一起推演经典案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韩信:?????

虽然不知道这个案例是怎么来的,但是推演起来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他不假思索就能分析出该怎么完成这次奇袭。

霍善听得叹为观止。

韩信也觉这位公子善年纪虽小,于军事上却造诣奇高,小小年纪就能把战场情况讲得那么清楚。

最初被派来给皇帝带娃的郁闷倒是少了大半。

聊够了霍善从小跟着亲爹耳濡目染来的军事小知识,霍善才准备去过个钓鱼的瘾。

不是他不想马上上岗干活,而是夏无且把他撵走了,说等明天他再配着大印来走马上任,那样才够正式。他今天先帮忙筹备筹备,争取给那些滥竽充数的庸医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震撼!

趁着重组的机会剔除掉那些混日子的害群之马,这个新建立的太医署才能真正成为治病救人的存在。

霍善对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大多数时候都是听听就算了,他更关心夏无且说他可以腰配大印走马上任。

他满怀期待地跑去问扶苏:“真的吗?我真的有印章吗?”

扶苏予以肯定的答案。

霍善高兴地让扶苏蹲下来,给他一个来自“弟弟”的爱的抱抱。

扶苏笑了笑,依言蹲身让他用那颗小脑袋在自己颈边一顿乱蹭。他都是有儿有女的人了,儿女的年纪都不比霍善小,与其说他把霍善当弟弟来看待,倒不如说把他当自家娃了。

霍善怀揣着对自己腰佩大秦医官印玺的期待,与韩信一起在咸阳宫中的鱼池边垂钓。

他发现韩信虽然钓不上鱼,但只要韩信杵在那里,鱼就会往另一边跑。他只要在韩信对面下钓钩,很快就能钓上鱼来!

不错,得知了韩信的妙用√

扶苏过来给霍善送太医署印玺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霍善边上摆着个盛满鱼的木桶,而韩信的桶里的则空空如也。

他刚想感慨“不愧是我弟弟”,就想到……这鱼不是咸阳宫里的观赏鱼吗?还是底下人精挑细选养起来的。

见霍善兴高采烈地跑过来跟他炫耀自己成了钓鱼高手,扶苏没说什么,只夸他果然厉害得很。

扶苏亲自帮霍善把印玺挂到他腰上。

霍善得了新玩具,拿起来看了又看。

这时候的印玺都是要挂在身上随时取用的,而且有点印在官在、印亡官亡的意味在里头,所以印玺整体不会很大,雕刻得十分精巧,上头的印文还是萧何亲手写的,搁在后世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大宝贝。

翌日一早,霍善就去太医署遛弯。

他在江夏郡也搞了医学院,对于太医署这种集医疗机构和医学教育机构于一身的衙署并不陌生,在这边又有夏无且当帮手,入职当天就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医师资格考试。

考过了可以获得盖有他这个太医署一把手专印的行医资格证,没有考过的也不会直接踢走,而是会给个进修机会,进修到合格为止。

为什么医家地位低下,一方面是上头不做人,不把医家当回事;另一方面则是医家里头也混有许多败类,有滥竽充数的,有招摇撞骗的,有医术不精胆子不小、闭起眼给人瞎治的……自己都不把自己的名声以及全体医家的名声当回事,哪能要求别人把你当回事?

换成别人可能拿不出整套考核程序来,可霍善不一样,他连手头的题库都是现成的。

就跟嬴政说的那样,秦汉两朝国情相近,各类疾病的应对方式也相近,江夏郡医学院那边的题库直接搬过来用即可。

参考李时珍他们那个时代的考试模式,霍善还让韩信给每个考生配了个威武雄壮的军汉站岗。

也算是没叫韩信在旁边干看着。

只是众“考生”的心情有些惶恐。

看看这些汉子,一个两个牛高马大,腰上还配着锃亮锃亮的刀剑,总感觉自己没答好就要被一刀砍下脑壳。

好在公子善他们是熟悉的,教起人来从不藏私,他们有什么不懂的都能耐心教导。他们这些医家的地位随着公子善的出现也跟着水涨船高,许多权贵人家请不到公子善或夏无且也会考虑请他们出诊……

由公子善来给他们当领头人,他们当然也是愿意的。

众考生很快说服自己,潜心坐下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