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霍善丝毫不知道自己差点引起刘家父子俩的感情危机, 他见霍去病颇喜欢这套鞍具便觉得自己的礼物送对了,感觉自己真是天下第一聪明的娃!

结果他才刚被霍去病放下地呢,又被刘彻给拎了起来。

霍善挣扎无果,只能气鼓鼓地昂起脑袋看刘彻。

刘彻说道:“怎么只有你阿父有, 我和你舅公没份吗?”

霍善一点都没慌, 还头头是道地给刘彻分析起来:“您和舅公的份当然是太子叔他们准备,他们想着回头再给你们的马量尺寸, 这东西就跟我们穿衣服一样, 要量身定做才行, 穿不合身的鞍具不仅没起到保护作用,还会伤到马儿。”

刘彻听霍善这么一解释, 倒是没再追究他的厚此薄彼。

霍去病这个亲身体验过三件套的人却是有了别的想法, 他认为那不起眼的马镫和马蹄铁对骑兵来说用处更大。

卫青听后也坐直了身体, 问霍去病这里头是怎么个说法。

他们之所以能和常年生活在马背之上的匈奴人打个有来有回, 得益于他们更擅长冶炼、生产以及战术安排,所以对于好的装备他们还是恨不得马上捞过来给自家将士用。

霍去病自己从小练习骑射, 马镫的用处对他而言其实挺小,只不过大部分士兵其实是在本郡集训一年就送到战场上去, 骑射功夫并不算特别高超。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 一套适合的鞍具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对马匹的掌控度。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中,再小的提高有时候都能救人一命。

马蹄铁也是如此,马蹄铁除了减少长途负重奔波带来的马匹损耗,还能避免战场上的一些致命的意外, 比如马恰好踩在利器之上伤了马蹄, 不仅这匹马废了, 将士本身也会因为战马受惊摔个人仰马翻。

比起养出一匹好马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马蹄铁和马镫所需要消耗的铁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是需要培养一批能给战马上马蹄铁的匠人而已。

这个工作其实不甚复杂, 朝廷又不缺匠人,所以不是什么大问题。

刘彻自己也是个爱骑马的,听了霍去病的分析后稍一琢磨,笑着吩咐旁边的桑弘羊:“你回去后把事情安排下去,先让人给上林苑那批战马和运输税粮装备上。”

不打仗的时候也就上林苑的马和跑运输的马用得最勤,最能体现马蹄铁和马镫这两样新鲜事物的好处。

要是确实有用,那就培养一批懂得伺候马蹄的匠人。

这可比年年损耗大批马匹要强多了。

刘彻转头问霍善:“要是有用的话,我们阿善可又立了大功,阿善想要什么奖赏?”

霍善一听刘彻要奖赏自己,马上来了兴趣,凑过去和刘彻商量起来:“等您开科举的时候,能开设明墨科和明医科吗?”

所谓的科举,那就是分科考试,既然有明经科、明算科、明法科,那为什么没有明墨科、明医科呢!朝中分明也有许多对口衙署,比如那什么少府和刘彻提到过的太医令,这不都是负责统筹这类人才的吗?

坐在末座的李长生指头微微一颤。

刘彻笑着回道:“这是你给朝廷提的建议,你可以写成奏章呈上来,不算是给你的赏赐。”

霍善麻溜换了个要求:“那您把我那一千户邑民今年的税钱免了!”

刘彻乐道:“他们的税钱是交给你的,你不想要的话自己免了不就成了?”

霍善把早前霍光给他分析的话讲给刘彻听。

自己免不行,崽太得民心了可怎么办才好!

卫青:“……”

霍去病:“……”

刘彻听得哈哈大笑。

当初淮南王是坐拥一郡之地,大肆收拢民心、网罗人才,才会让刘彻看他不顺眼反手把他给端了。

可霍善的食邑就那么一千户人,还是只能收点税钱不能管其他的,刘彻就算再怎么起疑心也疑不到他头上。

刘彻说道:“你不想收便不收吧,不过你既不收税钱,也不收治病钱,往后你这医馆入不敷出开不下去了可怎么办才好?”大恶人刘彻悠悠然地给霍善分析他的各项支出,“等到八月的酎祭你要是交不上足额的贡金,你的侯爵可就没了。”

霍善:?????

震惊,大汉侯爵居然还要每年花金子维持!

事实上按照《酎金律》,千户侯要交的酎金也不多,一年也就四两而已;像霍去病他们这样的万户侯才要多缴一些,但也就每一千食邑累加四两罢了,基本就是走个过场。

黔首纳粮,诸侯纳金,都是向朝廷表示自己是大汉子民,不至于让他们承受不起。

酎金夺爵什么的,纯粹是刘彻在恐吓小孩。

当然了,玩笑未必不会成真。

李时珍最近只能以小老头儿形式待在系统医馆里。他听了一耳朵这个话题,忍不住跳到霍善肩膀上给他分享刘彻后来是怎么把这个玩笑付诸实践的——

刘彻后来要打南越的时候朝野上下静悄悄,寻常黔首不吱声也就罢了,朝中几百个凭军功封侯的家伙竟也无一响应,没有人愿意去南边吃那种苦头。

去打匈奴也就骑马累了点,去了南方可能真的有去无回!

毕竟南方的瘴疠可不是谁都承受得了的。

这让刘彻非常生气,到了八月酎祭的时候就叫人严查诸侯们的贡金重量与成色,一口气捋掉了一百多个侯爵。

你们不是对军功不屑一顾吗?爵位也别要了!

卫登他们封的那个千户侯,也是在那会儿被刘彻顺手捋掉的。

这其实也不是刘彻首创的,读读《春秋》就知道了,齐国有次攻打楚国的原因是“你们楚国没及时进贡滤酒用的包茅导致天子不能好好祭祀”。

反正吧,看你不顺眼时连你贡品里缺根草都能拿来当收拾你的理由!

霍善听了李时珍分享的酎金夺爵真实事件,总感觉自己也在清算之列;再算了算李时珍提到过的平南越时间,发现也就三五年后的事。

原来朝阳县三五年后就不归他管了!

霍善忽然松了口气。

他本来就觉得要管这么多人怪难的,不用他管就更好啦(事实上本来就不归他管)。虽然很多事情他都只负责动动嘴,全部都由师父他们负责落实下去,可他也舍不得师父太累!

霍善大方地说道:“侯爵没了就没了,反正我要这个侯爵也没什么用,您收回去吧。”

霍小朋友充分展示了什么叫“无欲则刚”,头一回把刘彻给说得接不上话。

大汉的爵位居然这么不吃香了吗?!

刘彻没好气地道:“你进献有功我还削你爵,别人知道了该怎么说我?”

霍善道:“随他们说去就好了,反正他们又不会让您知晓他们说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