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谁炮制了“隆美尔神话”(第5/5页)

1944年,发生刺杀希特勒未遂的“7·20事件”以后,在对德国军队进行大清查过程中发现隆美尔也涉嫌卷入,这不能不让希特勒极其恼怒。就在刺杀事件的前三天(7月17日),隆美尔驱车前往诺曼底前线途中遭英国皇家空军飞机扫射受伤,这时正在家疗养。10月14日,从柏林德军总部来了两位将军,威廉·布尔格多夫(Wilhelm Emanuel Burgdorf,1895—1945)和恩斯特·麦塞尔(Ernst Maisel,1896—1978),向他传达德军“荣誉法庭”负责人、主管军队清查工作的威廉·凯特尔元帅(Wilhelm Bodewin Gustav Keitel,1882—1946)的话,说元首对他一直格外器重,他的背叛不能不让元首极为痛心,但还是决定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要么被捕并被送上“人民法庭”接受审判,要么私下自行了断。若选择前者,不但隆美尔自己会被处死,他的家人和有关幕僚也将受到牵连;若选择后者,将让他作为英雄享有国葬荣誉,家人也会得到政府发放的抚恤金。考虑了几分钟,隆美尔便表示选择后者,带着元帅权杖,随两位将军乘车驶离村子。途中,隆美尔服下了氰化物胶囊。德国官方宣称他死于心脏病或伤情恶化,希特勒下令于10月18日举行盛大国葬,并指派伦德施泰特元帅代表他出席。伦德斯泰特在悼词中指出:隆美尔在战争初期就是“国家社会主义的信徒”(这倒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称赞他在法国与北非的勇气与成就,还着重指出:“他的心属于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