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如山倒(第2/2页)

……

当然,朝廷时局动荡,远不止这一点小事。

荆州失陷消息像长翅膀一样传到建康后,整个都城便陷入一片人心惶惶之中。

几乎所有世家都在私下里联络北方,想要寻求出路,反正这些年来,南朝的局势虽然也小有发展,但天下人都知道,这种时间是不会长久的,必然会有一次大战。

当然,也不是没有想要反抗的大族,比如吴越的周氏、廋氏等,也纷纷上书,要求加强边防,夺回荆州。

萧衍却似乎被弟弟的事情打击到了,一连三天都没有上朝,这国家存亡之迹,还这样搞事,一瞬间,不知多少人对王朝又失望了三分。

等萧衍上朝后,朝廷的朝会开了又开,讨论方向是怎么向北朝称臣,然后都是怎么领兵抵抗,裴王崔等几家都希望各家族出人出力,可先前朝廷几次打压士族,如今让江南部族交出部曲和钱财,实在又让人担心是不是要把人骗了来杀。

于是,南朝朝廷每天便是在争吵之中不欢而散。

而在这种情况下,那位无为而治的皇帝陛下,每天就老神在在地坐在王位上,对朝堂上的各种争吵视若不见,朝廷上也不是没有人仗义执言,甚至于磕头撞柱想让陛下主持大局。

但他们的陛下是温柔地点点头,说一句知道了,然后便让人平静地把他请出去。

面对这样的局面,朝中老臣们纷纷痛哭流涕,都觉得这朝廷怕是要完。

当然,更多的人是私下里找到萧衍,希望他主持抵抗,毕竟他掌执南朝多年,真心要抵挡,那肯定也是能有一战之力,至少能解如今北朝南下的燃眉之急。

说不得运气好,还能再来一次淝水之战。

……

在这由南朝皇帝和最大权臣刻意制造的人心混乱迷茫之下,南朝的抵抗力量简直可以说弱不可闻,萧衍非常干脆地把抵抗意愿最为强烈地士族官员派到前线,但这几个人嘴上说的厉害,可在面对北朝大军时,却几乎都被对方的声威和攻势下破了胆,跑得飞快。

尤其是北方的炮兵,那上百发声势动天的齐射下来,几乎立刻就把他们的心胆吓碎。

逃跑的主将是会起连锁反应的,他们带着兵马逃亡,沿途经过的其它地方的守军,在带头作用和法不责众的心态下,大多会跟着跑路,造成整个防线的崩溃。

郢都守将的逃亡,便洞开了整个长江下游门户,转眼之间,整个南朝都城,都遇到了最严峻局势……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北方的大军居然不惧沿途守军截断补给,离建康城只有百里之距了!

瞬间,建康城的士族开始了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