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历史的路(第2/2页)

独孤如愿小声道:“前几日我听说,商队要把粮食顺大江而下,北上送于草原六镇,到时粮船千艘,必然会经过建康,也就可以在那里跳船停下。”

“北边怎么会一下要这么多粮食?”萧道歌疑惑道,“要调集粮食,难道不应该从代地、燕州等近处调动么?”

提起这事,独孤如愿就来气:“去岁,北魏水旱频发,元恪把河北的饥民全发去六镇,弄得六镇兵荒马乱,又碰上柔然悄悄来抢粮,六镇损失惨重,今年又遇到了白灾,再不送粮过去,别的镇我不知,反正我家武川镇不知要饿死多少人了。”

这事萧道歌也知道,胡太后当政不过半年,继续崇佛,她治国之事几乎全托付给崔光、元怿等人,军中之事,大多托付给尔朱荣。

这位从襄阳叛逃的尔朱将军,如今正在如救火队长一样,四处为北魏平叛,又懂得贿赂,更有天赋,把那位胡太后哄得十分满意,但他的部队,在一开始时还秋毫不动,得了许多美名,但在随后,朝廷的军饷不够赏赐后,便渐渐暴露本性,不但烧杀抢掠,还施展酷刑,以作威慑,无恶不作,甚至于许多叛军在听到他的名字后,便被吓得四散而逃。

只是,火是压不住的,虽然尔朱荣所到一处,平叛无所不利,但就像是星星之火,整个北魏的起事数量不但没有下去,反而一年比一年多。

毕竟,如果能活下去,又有谁愿意舍出性命,与朝廷相争呢?

这两年逃亡雍州的流民越发多了,但这条路也是最危险的,朝廷在沿途布下大军,只要被抓,立刻拉去修筑石窟寺,再也别想出来。

“……所以,河北到处都是饥民,燕京的粮价涨了百倍,我们族人的钱根本买不到够吃的粮食,只能从大河调度。”独孤如愿想着父母那愁苦的脸,“好了,你们去吗,去的话,我去打听一下。”

萧道歌沉默数息后,摇头道:“不去,二狗你也不许去。”

二狗震惊:“老大你说什么,最想去的不是你么?”

萧道歌认真道:“我怕真的去了,爹爹会生气。你也不想看他生气吧?”

萧道途沉默了:“我当然怕,可是,可是我总觉得,如果不去找他,等到下次见爹爹时,他会把我们吓死……”

萧道歌其实也有这种感觉:“好了,别说了,等我们再长大一点,谋定而后动。”

……

就在大狗和小伙伴们商量时,贺欢也在与崔曜等人商议。

“一万骑兵已经准备好了,”贺欢坐在沙盘前,“六镇的宇文、贺拔、高车等部都已经答应,只要粮草到达,他们就会驱使镇民反叛,守备城池,以待时光。”

“尔朱荣也说了,”斛律明月微笑道,“需要的话,他能把洛阳的权贵,全丢黄河里。”

“这种玩笑他也敢开,”崔曜笑了笑,“好吧,既然大家都已经有了准备,那就开始吧。”

贺欢悄悄举手:“这事,真的不要主公前来坐镇,就我们几人决定么?”

崔曜摇头:“主公还顾念了几分旧情,而且,我们也不是要立刻起兵,而是让北魏内部自己起兵,咱们的事,当然要主公决定了。”

贺欢于是明白了:“所以,咱们要让人去帮他们么?我看鲜卑军中虽然激愤,但好像还欠缺些火候……”

崔曜认真思考数息:“不必,你看这个,有了这个,鲜卑军中的火候,怕是就不会缺了。”

他拿出一封书信:“这是前些日子朝议中上书的法令,还在商讨中,一旦出现,便得把这火烧足了。”

贺欢接过一看,不由惊叹:“这是哪位上神想出来的法子!”

上边写的是,取消六镇军管,一律仿照内陆,改镇为州,编户为民。

看似公平,但草原部族变成百姓了,就是断掉他们的武途,让他们与汉人比文科……

会有什么乱子,他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