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玄武 合作 学校(第3/3页)

再加上他现在看起来一点没小学生的样子,除了申校长还记得他要升初中,别人都没想过这件事。

连燕大海和李秀妮都差点忘了,被申校长提醒才想起来。

……

镇上有两个初中,一所是高中附属的初中,一所是镇一初中。

燕长青要考初中的事儿传出去,两个校长都开始打架了,想让他去自家学校上学。

原因也很简单,看看申庙小学吧,现在建的比镇上的高中都气派了,一个破小学,正儿八经的图书馆,体育场都有。

也不缺老师了,申校长相当努力,他真的去‘拐’了一群老师过来。

怎么‘拐’来的,别忘了,这老头为人处世,可是有被人诟病的地方的,因为他时常搞些让人哭笑不得‘歪门邪道’出来,只要是为了学校好,他啥都敢想。

具体的办法是这样的,他先跑酒厂附近几个村子的年轻后生家里,要给人家说媒,说他能介绍县里中师的毕业生,出来就是老师的女娃儿。

等收集够资料,转头跑中师那边要资料,专挑那些贫困生的资料看。

再然后去找那些女生谈,到我们那当老师吧,介绍对象,人品没问题,家里条件还好,给彩礼给的多。

上中师的学生们,家庭条件不好的占有相当大一部分,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才用全乡全县最好的成绩,去考中师为了尽快就业给家里挣钱。

所以申校长谈的相当成功,不少人有意向了。

有意向就好办,他是校长啊,十里八乡的学生没他不认识的,说穿开裆裤是他就看着的夸张了点,毕竟上学去都不穿了,但是说他看着长大的,也算没错。

所以他挑出来说人品好长相好的,那肯定没错,最不济也是最老实过日子的,不会亏待了人家女孩的人家。

这事儿办的别人都没法说,招聘老师让他搞成了相亲会,也是人才一个。

燕长青都没话说,反正老师来了不是?

至于彩礼那点钱,现在这边村子缺有文化的人,又不缺钱。

……

现在燕长青选哪个学校,就成了焦点。

高中的那个附属初中,实际上是跟着高中算县里的,一初中才是乡里的。

连杨乡长都过来,问燕长青准备去哪儿上学。

燕长青都纳闷:“这不是到时候考完试了教育上那边分的学校吗?”

杨乡长更纳闷:“你不发话,谁敢给你分学校啊?”

“那就一初中吧!”燕长青无所谓,其中一个原因是一初中是他曾经的学校,另一个原因,是乡里的初中更好说话点,办什么事也省劲儿,反正他也不大可能去上课。

杨乡长立刻就开心起来,高中那边再好和他无关,乡里初中搞好了,才是他的功劳。

看他这就准备走,燕长青没让他走:“杨乡长,一初中那边的条件现在可不咋样,你不打算投点钱改善改善?”

杨乡长一顿:“现在还不好吗?都盖楼房了,教学楼都是新的。”

“那宿舍呢?食堂呢?”燕长青追问道。

“这个都在计划里了,现在都规划好了,已经打算动工两栋宿舍楼,学生一栋,老师两栋。主要是时间来不及,不然都能盖起来。”

燕长青继续问:“怎么来不及?”

杨乡长急了:“你帮忙说句话啊?我这工程队都找不齐,窑厂那边供应不上货,我都费了老大劲儿,才搞定两栋楼的。”

燕长青想了想:“那让窑厂先供应学校好了,其他人家想盖房的先等等。工程队的话,再等半个月,火电站这边完工,学校那边工人管够。差钱不差?”

“不差不差。”杨乡长当时就喜滋滋地。“别的都不差,就差你一句话。本来这点事不想找你说的,不然显得我太无能了点……”

“我马上让人改一下规划,直接盖三层楼了,再多加一栋楼,食堂也改善一下,这样全校都楼房了。”

曾经的初中食堂都是露天吃饭,下雨了学生们就只能端着碗到处跑,燕长青印象相当深刻,而且还吃出来过死老鼠来——饭锅里的饭都盛完了,最后下边一只死老鼠,毛都没了……

想到这里,燕长青又加了一句:“食堂伙食也得管一管,别弄得吃的像猪食,贪点可以,别贪太多啊!”

杨乡长叫屈:“我现在还贪啥啊,凭着我现在的功劳,我这辈子都值了,祖坟都冒青烟,我能看得上那点东西?”

“我说学校里。”燕长青强调,他可是记得,当年学校里的司务长退休,直接给儿子在市里买了新婚房,顺带给儿子安排进了市里学校当老师,再给孙子买了一套学区房。

杨乡长立刻点头:“回头我就去看看,你放心,这点事儿我还是能办好的。之前一直想着往上面要钱搞建设,有些地方忽略了。”

这个燕长青倒是信,乡里这几年都没闲着,修街道修路的都没停,翻盖学校等等,这老头现在一心办事,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肯定有顾不上的地方。

最让燕长青满意的是,乡正府一直没翻盖,现在周围一圈楼房,衬托的那乡正府小院格外寒酸了点。

只凭这一点,出现点什么遗漏问题,也是可以原谅的了。

这些琐事虽然看起来挺多,但是就像杨乡长说的,其实也就是燕长青一句话的事儿,不耽误他继续搞自己的技能。

甚至他也不用说,只要他答应,杨乡长就可以去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