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当评委 宣传片(第3/3页)

只谈其他,比如文化输出等等。

就是强调一个主旋律。

……

这次谈话又过去了几天,燕长青接到了祝昌盛的电话,说油田那边的视频素材都录制完毕,等他回去制作宣传片了。

央视那边还没消息,燕长青干脆带人直接回去,让黄佩珊他们先回香江,等到结果出来再来谈判。

到了西阳市,燕长青先去单位打了个招呼,回酒厂忙碌了两天,而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宣传片制作。

一看准备的素材,燕长青就忍不住嘀咕:“祝叔,准备这么多,只制作一个宣传片,都有点浪费了啊!”

祝昌盛笑了笑:“是不是拍的很不错,请的专业人士,这里面还有直升机拍摄的镜头,绝对效果很好。”

效果太好了,燕长青虽然看惯了后来的高清视频,但是看拍摄的这些东西,也说不出来什么来。

油田确实有钱,直升机都能动用,拍摄出来的东西,放到现在绝对算是顶尖的了。

就一个旭日东升的镜头,就有好几个,有大漠戈壁的,有高山之巅的,有海上的,有大河之上的,也不知道为了这些东西,花了多少钱。

燕长青看的眼热,干起来就干劲儿十足。

祝昌盛看他对着几个太阳升起的镜头都纠结万分,笑了笑带闲杂人员离开,只留下几个助手在这里。

……

燕长青最终还是选择了一个大漠的,在油井旁边拍摄的那个太阳升起的镜头。

天际一边火红的时候,黑乎乎的大型机械,就像是一个怪兽一样,等到太阳升起,这个怪兽才显露出真容……

最主要的是把驴头机,也就是人们最常见的磕头机镜头展现出来,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拍摄的是油田。

然后依然是老套路,先出工人们上工的镜头。

找了好久,才找到老郑的镜头,果然是C位拍摄,无数工人之中,他走在中间,拍摄的特别清晰,黑黝黝的脸上,带着自豪又朴实的笑容,身体挺得笔直。

而后还有文艺部的一些镜头,估计是文艺部的人去京城前拍摄的,这些人还特意保密,估计是被交待了,不许找自己拉关系让自己‘徇私舞弊’。

燕长青还是挺公平的,基本上给各个团队都有露面的机会,机械厂的,钻井队的,维修部门的……勘探队老郑和几个人是先露脸的,维修部门的和他关系好,这两个要照顾下,其他的都是平均分配。

还包括了胜利长庆俩个油田的一些镜头。

剩下的就是俗称的‘踩鼓点’了,各种机械,配合工人的动作,以及油井点火的瞬间等。

燕长青做的很认真,锻炼自己技能的事儿,不用心是对不起自己。

将来自己还要制作其他视频呢,每一次的机会,都是提高的好机会。

足足用了将近一周,不分白天黑夜的制作,总算制作出了两个版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