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悠悠岁月 拍个合照吧(第2/2页)

“是啊!”男主持人接着说道。“许多京城人应该都已经猜出来了吧!他就是前一段时间,因为在宾馆练习二胡,结果楼下的路人们听得太过专注,把交通都给堵塞了。”

女主持人笑着说道:“是啊!一开始我看到报纸,还以为是夸大其词,直到我真的听到了燕长青同学的演奏,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两个人说个不停,不过先回过神来的人,听着听着就明白了,这俩就是拖延时间呢!

一首好歌,一首好曲子,一个好小品,只要是能打动人的,演出结束之后,观众们往往会沉浸在刚刚的节目中一段时间。

所以节目就不能上的太急,不然大家还想着刚才的节目,对现在出演节目的演员,未免太不公平了。

而这首二胡曲的感染力,听过的人都知道。

寒冬腊月天的,路人们听到声音,为了继续听下去,一个个都心甘情愿地站在街道上吹冷风,甚至听完了还久久不愿离开,可想而知它的魅力有多大。

还有第一次彩排发生过的乌龙事件。

所以这次两个主持人,就只能多拖延一会儿时间,给所有人一个反应时间。

……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大部分人听完了二胡之后,都没怎么关注主持人在说什么。

余音绕梁的典故,并非只是夸张。

天籁之音,也是真的存在的。

也许每个人的记忆里,都会有那么一首歌,或者某个音乐的片段,当回忆起的时候,依然记得当初第一次听见的震撼。

而刚才那首婉转悠扬,带人进入回忆,又把人拉出回忆,带人看向未来,却又让人转身,看向身边一直陪伴的灯火……

种种情绪,随着音乐声起起伏伏,当音乐结束之后,难免还会沉浸在其中。

就像冯一贵,他一向开口噎死人,这会儿看着妻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忽然说道:“孩儿他妈,等过完年,给你买辆小奥拓吧!开着车去上班,你也能少受点风吹日晒。”

看妻子想说话,他笑了起来:“别人想说什么就说去,你男人现在挣钱了,不能让你继续跟着我吃苦,那辆小摩托,留着等儿子再大点,给他练手用好了……”

当然更多的家庭,最多是忽有感触,考虑给家里人多缝一双鞋垫,买一双手套——像老冯这种人这种家庭,现在还是少数,有点太不接地气了。

而且还有一些家庭,他们的电视信号不太好,就没这么多感触了。

但是至少也会觉得好听,反正所有的声音都刺刺啦啦的,这个二胡听着还稍微没那么刺啦!

又比那些偏僻地方,整个村子都没一台电视的好上不少。

……

而这时,燕长青已经在等着,待会儿去参加庆功宴。

他对自己的表演还算满意,经过很多次的调整,他总算把这一首曲子,演绎的算是基本完美了。

就是不至于让人听到回忆就泪流满面,展望未来就觉得满眼迷茫……

在略带哀伤的曲子里,加上那么点振奋精神的感染力,效果还是那么好,但是又不至于破坏大家的欢乐气氛。

多亏自己有了大房子,才有机会坐里面慢慢调整,这也充分说明了,艺术是需要后勤保障的。

等到明年把房子装修好点,如果再有机会继续上春晚的话,那已经就可以把房子贡献出来,让一些找不到合适排练场地的演员们,到这里来排练。

对了,还要准备个大厨房,到时候请个厨师,免得大家还要找地方吃饭,万一吃坏了肚子,耽误了演出问题可就大了。

想到能做好人好事,助人为乐,雪中送炭,他就开心了起来。

六亩地的地方,比演播大厅可大多了,到时候能请不少人来排练的,如果有人想带家属来的话,那咱也欢迎!

……

接着又开始畅想,也不知道玉兔精小姐姐再次上了春晚,那个广告的效果会不会更好点。

为了不打扰他的节目表演,他打电话回去的时候,别人都只告诉他一切都好,生怕扰乱了他的状态。

所以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现在在江城那边,朋友们吃完喝完出门,都要打趣地来一句:“甜歌皇后都嘱咐你了,让你喝酒不开车,你是真不听话啊!”

又或者是送亲戚离开的时候,挽留的话都变成了:“都说了喝酒不开车,别走了吧!多留几天……”

更多的则是:“路上慢点,人家都说了喝酒不开车,路上小心点!”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句话,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正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虽然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但是至少现在,那玩笑似的多说的一句提醒,也许就会改变一些事情。

这些也正是燕长青一开始想过的,现在的话,他想的更多的是,等下一定要多留几个电话号码,多拍几张合照。

庆功宴的时候,大家都开心,他想和谁合照就和谁合照,没人会拒绝的。

姑父陈有亮当初在证券交易中心上,就混了不少照片,回来还显摆个不停。

这次,就轮到自己了!

不过他不像自己这么有“远见”,估计关注不到重点。

但是没问题,有些事情就像酒,发酵发酵的话,味道更足!

等这次回去,咱那小办公室里,也得有一墙照片了!

……

雷鸣般的掌声中,熟悉的音乐响了起来。

终于,完美的晚会,结束了!

等到导演开始招呼大家去庆功宴,燕长青立刻就跳了起来,一脸灿烂又天真无邪地笑容:“冯叔赵叔,小玉姐姐,还有彭姐姐,咱们等下一定多拍几张合影,不然下次见面,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